SERVLET

   SERVLET


Java Servlet 是一些能够动态扩展Web服务器功能的Java组件,整个Java服务器端编程都构建在Servlet上面。JSP与Servlet关系很密切,所有JSP程序在执行时都被编译转变成Servlet。 
Servlet能做什么
可以产生纯文本信息(这个功能不常用)
它可以读取客户端发送来的显式数据,比如表单数据
可以读取客户端发送来的隐式数据,比如请求报头
生成相应结果
发送显式数据给客户(HTML;XML)
发送隐式数据给客户(状态代码;响应报头)


Java Servlet是JSP技术的基础,而且大型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需要Java Servlet和JSP配合才能完成。现在许多Web服务器都支持Servlet,即使不直接支持Servlet的Web服务器,也可以通过附件的应用服务器和模块来支持Servlet,这得益于Java的跨平台特性。另外,由于Servlet内部以线程方式提供服务,不必对于每个请求都启动一个进程,并且利用多线程机制可以同时为多个请求服务,因此Servlet的效率非常高。 




但它并不是没有缺点,和传统的CGI、ISAPI、NSAPI方式相同,Java Servlet也是利用输出HTML语句来实现动态网页的,如果用它来开发整个网站,动态部分和静态页面的整合过程将变得无法想象。这就是SUN还要推出JSP的原因。


一个简单的HttpServlet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x.servlet.*;
import javax.servlet.http.*;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extends HttpServlet{
public void doGet (HttpServletRequest req,HttpServletResponse res)
throws ServletException,IOException{
  res.setContentType("text/html");
  PrintWriter out = res.getWriter();
  out.println("<html><head><title>HelloWorld!</title></head>");
  out.println("Hello World");
out.println("</body></html>");
out.close();
}



从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知道,一个HttpServlet框架一般包含下面几个部分
(1)最少包含(import)javax.servlet.* 与javax.servlet.http.* 这两个包;
(2)继承HttpServlet类;
(3)根据浏览器请求的HTTP方法是get还是post,选择重载相应的方法doGet或doPost,通过接口传递的request和response对象接受客户请求,并响应
Servlet的编译、保存和运行.
(1)使用Javac编译生成class文件。 
(2)设置环境变量
  在CLASSPATH环境变量中要添加servlet.jar文件路径


(3)创建虚拟目录。 
(4)Java Servlet编译成class文件后,为了在浏览器上访问Servlet, class文件必须放在特定的目录WEB-INF下。比如:
D:\tomcat5.0\webapps\项目名\WEB-INF\classes\在这里存放类文件
(5)web.xml是web应用程序发布描述器,可以在Tomcat安装目录的conf目录中找到这个文件的范本,在这个文件中要添加对一个servlet的描述 
(6)作此定义后,可以通过URL访问
剖析servlet
所有的Servlet必须直接或者间接地实现javax.servlet.Servlet接口
如果编写的Servlet程序HTTP协议无关,那么必须继承GenericServlet类;若有关,必须继承HttpServlet类
在创建支持http协议的servlet类的时候,我们必须扩展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类
剖析Servlet 
 Servlet 与三个类有密切关系,它们是:Servlet类、GenericServlet类、HttpServlet类。
Servlet类是创建和使用Servlet的基类,它负责创建request和response对象,同时控制一个Servlet使用 Servlet接口中声明的生命周期相关方法。
GenericServlet类实现了Servlet接口和ServletConfonfig接口中除Service()方法外的所有的方法。
HttpServlet是一个抽象类,它扩展了GenericServlet类并加入了处理HTTP请求的系列方法的定义。由于它是抽象类,Servlet开发者必须重载这些方法,实现响应,否则这个类没有任何有用的功能。 
servlet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ervlet {
//释放Servlet所占用的全部资源(如:内存、线程等)
Public abstract void destroy();
//返回一个Servlet的设置对象,该对象包含了该Servlet的所有初试化参数和启动设置
Public abstract ServletConfig getServletConfig();
//初试化Servlet。
Public abstract void init(ServletConfig)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执行一个来自客户端的请求
Public abstract void service(ServletRequest,ServletResponse)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Servlet的整个生命期
(1)    初始化时期
     servlet容器创建servlet的一个实例;当一个服务器创建一个Servlet实例时,将调用init()方法初始化这个实例,只有实例初始化成功,Servlet 才能接收客户的请求。 
 (2)   Servlet的执行时期
     初始化成功后,进入Servlet的执行时期。
    (3)    Servlet的结束时期
     Servlet一直运行到被服务器卸载。在结束的时候需要收回在init()方法中使用的资源,在Servlet中是通过destroy()方法来实现的。  
HttpServlet抽象类的方法
HttpServlet类中增加了处理HTTP请求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被协助处理HTTP 基本请求的HttpServlet类中的方法service自动地调用。每个方法都用HttpServletResquest 和HttpServletResponse对象作参数,并抛出ServletException或IOException异常 


doGet 
GET操作仅仅允许客户从HTTP server上取得GET资源。这个GET操作被认为是安全的,没有任何的负面影响,对用户来说是很可靠的。
doPost 用来处理HTTP的POST请求 
POST操作包含了在必须通过此Servlet执行的请求中的数据。由于它不能立即取得资源,故对于那些涉及到安全性的用户来说,通过POST请求操作会有一些副作用。 
  doPut用来处理HTTP的PUT请求
PUT操作模拟通过FTP发送一个文件。对于那些涉及到安全性的用户来说,通过PUT请求操作也会有一些副作用。 
HttpServletRequest接口 
ServletRequest接口提供一些访问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到这样一些信息,如由客户端传送的阐述名称,客户端正在使用的协议,产生请求并且接收请求的服务器远端主机名。它也提供获取数据流的ServletInputStream, 这些数据是客户端引用中使用HTTP POST 和 PUT 方法递交的。一个ServletRequest的子类可以让Servlet获取更多的协议特性数据。例如:HttpServletRequest 包含获取 HTTP-specific头部信息的方法。 
HttpServletResponse接口 
同样HttpServletResponse接口是ServletResponse接口的扩展。ServletResponse接口给出相应客户端的Servlet方法。它允许Servlet设置内容长度和回应的MIME类型,并且提供输出流ServletOutputStream,通过编写者可以发回相应的数据。ServletResponse子类可以给出更多protocol-specific内容的信息。 例如:HttpServletResponse 包含允许Servlet 操作HTTP-specific头部信息的方法。 
同时使用JSP和Servlet 
1)在Servlet中调用JSP文件 : getServletConfig().getServletContext().getRequestDispatcher("/ServletUseJsp.jsp").forward(req,res);


 2)在JSP中调用Servlet 
  在<FORM>标签中调用 :
 <form    method="GET"  action="/servlet/myservlet"> 
  在<SERVLET>标签中调用 
<servlet name="myservlet"    code="myservlet.class" codebase="url" initparm1="value">
<param name="parm1" value="value">
  </servlet>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Kotlin语言在函数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方面的特性和优势,结合详细的代码案例,展示了Kotlin的核心技巧和应用场景。文章首先介绍了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的使用,解释了它们如何简化集合操作和回调函数处理。接着,详细讲解了Kotlin Multiplatform(KMP)的实现方,包括共享模块的创建和平台特定模块的配置,展示了如何通过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最后,文章总结了Kotlin在Android开发、跨平台移动开发、后端开发和Web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指出Kotlin将继续在函数编程和跨平台开发领域不断完善和发展。; 适合人群:对函数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感兴趣的开发者,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Kotlin初学者和中级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Kotlin中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②掌握Kotlin Multiplatform的实现方,能够在多个平台上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③了解Kotlin在不同开发领域的应用场景,为选择合适的技术栈提供参考。;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代码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Kotlin的函数编程特性和跨平台开发能力。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代码案例,以加深理解和掌握。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利用历史速度命令(HVC)增强仿射编队机动控制性能的方法。论文提出了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潜在价值,通过全面评估HVC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易于测试的稳定性条件,并给出了延迟参数与跟踪误差关系的显不等。研究为两轮差动机器人(TWDRs)群提供了系统的协调编队机动控制方案,并通过9台TWDRs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稳定性和综合性能改进。此外,文中还提供了详细的Python代码实现,涵盖仿射编队控制类、HVC增强、稳定性条件检查以及仿真实验。代码不仅实现了论文的核心思想,还扩展了邻居历史信息利用、动态拓扑优化和自适应控制等性能提升策略,更全面地反映了群体智能协作和性能优化思想。 适用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群体智能、机器人编队控制、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应用及其对系统性能的提升;②掌握仿射编队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和仿真实验;③学习如何通过引入历史信息(如HVC)来优化群体智能系统的性能;④探索中性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此资源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帮助读者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仿射编队控制技术。代码结构清晰,涵盖了从初始化配置、控制律设计到性能评估的各个环节,并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工具,便于理解和分析系统性能。通过阅读和实践,读者可以深入了解HVC增强仿射编队控制的工作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