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换与图形认证技术解析
高效同步交换算法 ELQF
在网络交换领域,为了让每个多路复用器能始终从 k 个并行交换平面的输出队列中传送信元,同时不破坏流中信元的顺序,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同步交换算法——ELQF。该算法基于第一个交换平面的虚拟输出队列(VOQ)状态执行,它与单交换的 LQF 算法类似,但 ELQF 算法只考虑长度大于 1 的 VOQ。也就是说,对于第一个交换平面中的任何 VOQ,如果 (i, j) 属于匹配 M,那么该 VOQ 的长度至少为 2。这样,在每个信元时隙内,必然有 k 个属于同一流的信元被交换到输出 j。输出 j 处的多路复用器只需按顺序读取从 (OQ_{1j}) 到 (OQ_{kj}) 的 k 个队首(HOL)信元,就能保证流的顺序。
为了调度长时间未被交换的长度为 1 的 VOQ,调度器采用了超时机制。当长度为 1 的 (VOQ_{1ij}) 的等待时间超过预设值 τ(即超时)时,该 (VOQ_{1ij}) 会获得最高调度优先级,并执行以下步骤:
1. 确定交换信元数量 :如果在当前匹配 M 中选择了 (VOQ_{1ij}) 的唯一信元,调度器会确定在当前匹配中要交换到输出 j 的信元数量 P,这可通过判断其他交换平面中对应的 (VOQ_{lij}) 是否为空来确定。
2. 调整队列长度 :若 (P \neq k),调度器会指示解复用器 (D_i) 将指针 (jP) 重置为 1,并向空的 (VOQ_{lij})(其中 (P < l \leq k))插入空的空闲信元。此操作可确保所有交换平面中 (OQ_j) 的长度相等,避免数据包乱序。之后,调度器和多路复用器之间无需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9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