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结构与算法中,树的这中数据结构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本文来首先来说说树中的二叉树
什么是二叉树
我们都知道树是一种数据结构,是由n(n>=1)个有限的节点组成的一种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树的种类有很多,有二叉树、平衡二叉树、B树、B+树、哈夫曼树、B-树、B*树、红黑树、trie树等,本文我们来说说二叉树。
二叉树是有限个节点的集合,这个集合可以是空集,也可以是一个根节点和两棵不相交的子二叉树组成的集合,其中一棵叫左子树,另外一棵叫右子树。
所以,二叉树的定义是个递归的定义。其实是上面说了这么多,二叉树的理解很简单,就是一棵树中的每个节点至多有两个子节点,而且子节点分左右的。
下面来介绍两种特殊的二叉树
1.满二叉树
满二叉树就是高度为k,且拥有2的k次方减1个节点的二叉树。其实一棵满二叉树每个节点要么有两个子树,要么都没有子树,而且每一层所有节点之间都有两颗子树,要么都没有子树。
2.完全二叉树
完全二叉树是一棵特殊的二叉树,它有一些特殊的规则,假设二叉树的高度为k,则完全二叉树需要满足一下两点
(1)所有叶子结点都出现在k层或者k-1层,而且从1到k-1层必须要达到最大节点数
(2)第k层可以是不满的,但是第K层的所有节点必须集中在最左边
二叉树的实现
二叉树节点的实现
其实二叉树的实现要比普通的数简单,因为二叉树的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节点,其实二叉树的每个子节点仍是一棵二叉树,所以我们可以用递归的方式来定义二叉树,首先来看看二叉树节点的实现代码:
package cn.csu;
public class BinaryTreeNode {
private int data;//数据
private BinaryTreeNode leftNode;
private BinaryTreeNode rightNoed;
public int getData() {
return data;
}
public void setData(int data) {
this.data = data;
}
public BinaryTreeNode getLeftNode() {
return leftNode;
}
public void setLeftNode(BinaryTreeNode leftNode) {
this.leftNode = leftNode;
}
public BinaryTreeNode getRightNoed() {
return rightNoed;
}
public void setRightNoed(BinaryTreeNode rightNoed) {
this.rightNoed = rightNoed;
}
}
二叉树的节点有了,一般我们用的是上面的左右链的表示方法,接下来要完成完整的二叉树,就应该对二叉树进行操作,比如创建、添加元素、清空、遍历等等。
二叉树的创建
创建二叉树一般有两种情况:初始化一个根节点或者初始化一棵空二叉树,代码如下:
package cn.csu;
public class BinaryTree {
private BinaryTreeNode root;
public BinaryTree(){
}
public BinaryTreeNode getRoot() {
return root;
}
public void setRoot(BinaryTreeNode root) {
this.root = root;
}
}
二叉树的清空
二叉树的清空也比较简单,首先我们提供一个清空某个节点为根的子树的方法,即递归地删除每个节点,接着提供一个删除树的方法,直接通过第一种方法删除根节点,我们来看看代码:
/**
* 清除某个子树的所有节点
* @param node
*/
public void clear(BinaryTreeNode node){
if(node != null){
clear(node.getLeftNode());//递归地删除左子节点
clear(node.getRightNoed());//递归地删除右子节点
node = null;//删除节点
}
}
/**
* 清空树
*/
public void clear(){
clear(root);
}
判断二叉树是否为空
我们只需要判断树根是否为空就好了代码如下:
/**
* 判断树是否为空
* @return
*/
public boolean isEmpty(){
return root == null;
}
求二叉树的高度
首先,我们需要一种获取某个节点为子树的高度的方法,使用递归实现。如果一个节点为空,那么这个节点肯定是一棵空树,高度为0,如果不为空,那么我们遍历地比较他的左子树高度和右子树高度,高的一个为这个子树的的最大高度,然后加上本身的高度就好了。
而获取二叉树的高度时只需要传入根节点就好了,看代码
/**
* 获取二叉树的高度
* @return
*/
public int height(){
return height(root);
}
/**
* 获取某节点为子树的高度
* @param node
* @return
*/
public int height(BinaryTreeNode node){
if(node == null){
return 0;
}else{
//获取节点左子树的高度
int l = height(node.getLeftNode());
//获取节点右子树的高度
int r = height(node.getRightNode());
return l <r ? r+1 : l+1;
}
}
二叉树的节点数
获取二叉树的节点数时,我们先来看看获取某个节点为子树的节点数的实现,首先节点为空,所以个数肯定是0,如果不为空,那就算上自己这个节点后,继续递归计算所有左右子树的子节点数,全部相加即所给节点的子树节点的总节点数
同样,我们在获取二叉树的节点时,只需要以树根为参数即可获取
/**
* 获取二叉树的节点数
* @return
*/
public int size(){
return size(root);
}
/**
* 获取某节点为子树的节点数
* @param node
* @return
*/
public int size(BinaryTreeNode node){
if(node == null){
//如果节点为空,则返回0
return 0;
}else{
//递归获取左子树的节点数以及右子树的节点数,最终相加
return 1+ size(node.getLeftNode()) + size(node.getRightNode());
}
}
返回某个节点的父节点
首先同样需要通过一种方法来获取某个节点在某个子树中的父节点,这里我们使用递归实现,接着通过这种方法获取这个节点在二叉树的父节点。
其实。以现有的这种二叉树的形式,我们没办法直接获取一个一个节点的父节点,我们通过根节点的依次遍历来比较获取
/**
* 查找node节点在二叉树中的父节点
* @param node
* @return
*/
public BinaryTreeNode getParent(BinaryTreeNode node){
return (root == null || root == node)?null:getParent(root,node);
}
/**
* 递归查找node节点在subTree子树中的父节点
* @param subTree
* @param node
* @return
*/
public BinaryTreeNode getParent(BinaryTreeNode subTree,BinaryTreeNode node){
if(subTree == null){
//如果子树为空,则没有父节点
return null;
}
if(subTree.getLeftNode() == node || subTree.getRightNode() == node){
//如果子树树根节点为待查节点,那么这个子树的树根节点为待查节点的父节点
return subTree;
}
BinaryTreeNode parent = null;
//先递归在左子树查找
if((parent = getParent(subTree.getLeftNode(), node)) != null){
return parent;
}else{
//递归在右子树查找
return getParent(subTree.getRightNode(), node);
}
}
返回左右子树
这个比较简单,可以直接通过节点的方法获取
/**
* 获取某个节点的左子树
* @param node
* @return
*/
public BinaryTreeNode getLeftTree(BinaryTreeNode node){
return node.getLeftNode();
}
/**
* 获取某个节点的右子树
* @param node
* @return
*/
public BinaryTreeNode getRightTree(BinaryTreeNode node){
return node.getRightNode();
}
二叉树的插入
二叉树的插入操作有两种情况:插入某节点的左子节点,,插入某节点的右子节点、值得指出的是,当这个节点本身有子节点时,这样的插入会覆盖原来这个位置上的节点,另外,虽然插入的是子节点,但其实子节点也可以代表一棵子树,因为我们但从这个节点来看并不知道这个节点是否有左右子树在,所以虽然插入的是一个节点,但有可能也插入了很多节点进来(插入的是一棵子树)。
/**
* 给某节点插入左子节点
* @param parent
* @param newNode
*/
public void insertLeft(BinaryTreeNode parent,BinaryTreeNode newNode){
parent.setLeftNode(newNode);
}
/**
* 给某节点插入右子节点
* @param parent
* @param newNode
*/
public void insetRight(BinaryTreeNode parent,BinaryTreeNode newNode){
parent.setRightNode(newNode);
}
二叉树的遍历
这里我把二叉树的遍历单独列出来,因为在二叉树的操作中,遍历是很重要的一个操作。遍历方式有三种,下面我们来看看。
首先树是一个非线性的结构,如果想要有规律地访问每一个节点,则肯定需要根据一定规则去遍历。二叉树的遍历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顺序遍历二叉树的各个节点,使得每个节点都会被访问到且仅有一次。这样的遍历对学习二叉树很有用。
下面我分别介绍一下二叉树遍历的三种方式,这三种遍历方式的定义都采用的了递归的定义方式
首先为了理解方便,我先给出一个树的图示
1.前序遍历
若二叉树为空,则退出,否则进行下面的操作
(1)访问根节点
(2)前序遍历左子树
(3)前序遍历右子树
(4)遍历完毕,退出
代码实现如下:
/**
* 前序遍历
* @param node
*/
public void preOrder(BinaryTreeNode node){
if(node != null){
//visited(node);
preOrder(node.getLeftNode());
preOrder(node.getRightNode());
}
}
那么按照前序遍历的操作,上图中的二叉树前序遍历的结果为A、B、D、H、I、E、J、C、F、G
2.中序遍历
若二叉树为空,则退出,否则进行下面操作
(1)中序遍历左子树
(2)访问根节点
(3)中序遍历右子树
(4)遍历完成
代码:
/**
* 中序遍历
* @param node
*/
public void inOrder(BinaryTreeNode node){
if(node != null){
inOrder(node.getLeftNode());
//visit(node)
inOrder(node.getRightNode());
}
}
那么图示的中序遍历结果为:HIDJEBFGCA
3.后序遍历
若二叉树为空,则退出,否则进行下面操作
(1)后序遍历左子树
(2)后序遍历右子树
(3)访问根节点
(4)遍历完毕
代码如下:
/**
* 后序遍历
* @param node
*/
public void postOrder(BinaryTreeNode node){
if(node != null){
postOrder(node.getLeftNode());
postOrder(node.getRightNode());
//visit(node);
}
}
那么图示的二叉树的后序遍历结果为 HIDJEBFGCA
总结:以上就是二叉树的相关概念和操作,下篇文章我将介绍二叉树中完全二叉树和它的一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