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3

作者分享了一天学习线段树的经历,从早上开始投入学习,通过编写基础操作代码和整理模板,逐步掌握了线段树的基本原理。尽管后续时间被其他活动占用,但作者认为碎片化的学习反而有助于加深记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昨天一大早起来就跑606了,准备着做第一波网络赛题来着,结果这周没有。在那里看了一天的线段树,把那些基本的操作给写了两遍,又整理出来了我模板库里的第一套线段树模板,线段数的大体内容算是了解到了,已经可以做题了。但是今天因为开了半天班会,剩下时间写了下作业,今天也没能做来得及做题。大二一开学了确实是感觉时间不够了,不想暑假里一样可以慢慢看完,再还有这么多时间做题。现在一个是时间少了,另一个问题是时间太碎片化了,今天的时间只够看完了,要做还得等明天后天,得回想回想才继续,这个效率就慢了,不过我感觉这也有他的好处,记得原来说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种间隔时间的学习复习,对记忆更有帮助。
内容概要:本文档为《400_IB Specification Vol 2-Release-2.0-Final-2025-07-31.pdf》,主要描述了InfiniBand架构2.0版本的物理层规范。文档详细规定了链路初始化、配置与训练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传输序列(TS1、TS2、TS3)、链路去偏斜、波特率、前向纠错(FEC)支持、链路速度协商及扩展速度选项等。此外,还介绍了链路状态机的不同状态(如禁用、轮询、配置等),以及各状态下应遵循的规则和命令。针对不同数据速率(从SDR到XDR)的链路格式化规则也有详细说明,确保数据包格式和控制符号在多条物理通道上的一致性和正确性。文档还涵盖了链路性能监控和错误检测机制。 适用人群:适用于从事网络硬件设计、开发及维护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需要深入了解InfiniBand物理层细节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设计和实现支持多种数据速率和编码方式的InfiniBand设备;② 开发链路初始化和训练算法,确保链路两端设备能够正确配置并优化通信质量;③ 实现链路性能监控和错误检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他说明:本文档属于InfiniBand贸易协会所有,为专有信息,仅供内部参考和技术交流使用。文档内容详尽,对于理解和实施InfiniBand接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读者应结合相关背景资料进行学习,以确保正确理解和应用规范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