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例分析CSS属性DISPLAY与VISIBILITY不同

本文详细解释了CSS中display和visibility属性的区别。visibility隐藏元素但仍保留其空间;display为none则完全移除元素,释放其空间。文章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两种属性的不同效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大多数人很容易将CSS属性display和visibility混淆,它们看似没有什么不同,其实它们的差别却是很大的。
visibility属性用来确定元素是显示还是隐藏,这用visibility="visible|hidden"来表示,visible表示显示,hidden表示隐藏。当visibility被设置为"hidden"的时候,元素虽然被隐藏了,但它仍然占据它原来所在的位置。例: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function toggleVisibility(me){
if (me.style.visibility=="hidden"){
me.style.visibility="visible";
}
else {
me.style.visibility="hidden";
}
}
</script>


<div onclick="toggleVisibility(this)" style="position:relative">
第一行文本将会触发"hidden"和"visible"属性,注意第二行的变化。</div><div>因为visibility会保留元素的位置,所以第二行不会移动.</div>

效果:


第一行文本将会触发"hidden"和"visible"属性,注意第二行的变化。
因为visibility会保留元素的位置,所以第二行不会移动.

注意到,当元素被隐藏之后,就不能再接收到其它事件了,所以在第一段代码中,当其被设为"hidden"的时候,就不能再接收响应到事件了,因此也就无法通过鼠标点击第一段文本令其显示出来。另一方面,display属性就有一点不同了。visibility属性是隐藏元素但保持元素的浮动位置,而display实际上是设置元素的浮动特征。当display被设置为block(块)时,容器中所有的元素将会被当作一个单独的块,就像<div>元素一样,它会在那个点被放入到页面中。(实际上你可以设置<span>的display:block,使其可以像<div>一样工作。将display设置为inline,将使其行为和元素inline一样---即使它是普通的块元素如<div>,它也将会被组合成像<span>那样的输出流。最后是display被设置:none,这时元素实际上就从页面中被移走,它下面所在的元素就会被自动跟上填充。下面看我实例的代码和效果:

例: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function toggleDisplay(me){
if (me.style.display=="block"){
me.style.display="inline";
alert("文本现在是:'inline'.");
}
else {
if (me.style.display=="inline"){
me.style.display="none";
alert("文本现在是:'none'. 3秒钟后自动重新显示。");
window.setTimeout("blueText.style.display='block';",3000,"JavaScript");
}
else {
me.style.display="block";
alert("文本现在是:'block'.");
}
}
}
</script>


<div>在<span id="blueText" onclick="toggleDisplay(this)"
style="color:blue;position:relative;cursor:hand;">蓝色</span>文字上点击来查看效果.</div>
转自:伊图教程网[www.etoow.com]
### Vue.js 中 `visibility` 属性的用法 在 Vue.js 中,虽然没有直接定义名为 `visibility` 的内置属性,但可以通过绑定 CSS 样式的 `visibility` 属性来控制 DOM 元素的可见性。Vue 提供了一种动态绑定样式的方式,允许开发者通过 JavaScript 动态设置元素的样式。 以下是实现方式及其示例: #### 绑定内联样式的 `visibility` 可以使用 `v-bind:style` 或其缩写 `:style` 来动态绑定 `visibility` 属性。例如: ```vue <template> <div :style="{ visibility: isVisible ? 'visible' : 'hidden' }"> 这是一个可隐藏/显示的内容块。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isVisible: true, // 控制是否可见 }; }, }; </script> ``` 在此示例中,当 `isVisible` 值为 `true` 时,元素会变得可见;反之则不可见[^1]。 #### 使用类名绑定 `visibility` 另一种更灵活的方法是通过绑定类名来管理 `visibility` 属性的变化。这种方式更适合复杂的场景,并且便于维护样式分离的原则。 ```vue <template> <div :class="{ hidden: !isVisible }"> 可以通过切换类名来改变可视状态。 </div> </template> <style scoped> .hidden { visibility: hidden; } </styl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isVisible: false, }; }, methods: { toggleVisibility() { this.isVisible = !this.isVisible; } } }; </script> ``` 在这个例子中,`toggleVisibility()` 方法用于切换 `isVisible` 的布尔值,从而触发类名变化并影响 `visibility` 属性的状态[^3]。 #### 结合响应式数据更新视图 如果需要观察某个复杂的数据结构(比如嵌套对象),可以利用 Vue 的响应机制自动更新视图中的 `visibility` 设置。这通常涉及对数据进行深层监听或手动创建观测器实例,如下所示: ```javascript // observer 实现部分来自引用材料 let vmData = reactive({ showContent: true }); new Observer(vmData); vm.$watch( () => vmData.showContent, (newValue) => { document.querySelector('.content').style.visibility = newValue ? 'visible' : 'hidden'; } );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结合自定义的 `Observer` 类以及 Vue 的 `$watch` API 对特定变量实施监控,并依据条件调整目标节点的 `visibility` 属性[^2]。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