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因子是哈希表在其容量自动增加之前可以达到多满的一种尺度,它衡量的是一个散列表的空间的使用程度,负载因子越大表示散列表的装填程度越高,反之愈小。
对于使用链表法的散列表来说,查找一个元素的平均时间是 O(1+a)。因此如果负载因子越大,对空间的利用更充分,然而后果是查找效率的降低;如果负载因子太小,那么散列表的数据将过于稀疏,对空间造成严重浪费。
如果你看过源代码,你会发现在初始条件下,HashMap在时间和空间两者间折中选择了0.75。
/**
* The load factor used when none specified in constructor.
*/
static final float DEFAULT_LOAD_FACTOR = 0.75f;
但是为什么一定是0.75?而不是0.8,0.6,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泊松分布。
相信大家都学过概率论,对这个大名鼎鼎的定律感觉应该是既熟悉又陌生。本篇文章的重点不是为大家普及概率论知识,这里就简单介绍下。
泊松分布是最重要的离散分布之一,它多出现在当X表示在一定的时间或空间内出现的事件个数这种场合。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一个老板,新开张了一家酒店,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准备一天所用的食材呢?
准备的太多,最后卖不掉这么多菜只能浪费扔掉;准备不够,又接不了生意。但是你有很多同行和朋友,他们会告诉你很多经验。
比如把一天分成几个时间段,上午、下午、晚上每个时间段大概会来多少个

HashMap的加载因子选择0.75是基于泊松分布的考虑,以平衡空间利用率和查找效率。当链表长度达到8时转为红黑树,是因为在0.75的负载因子下,超过8个元素的概率极低,确保高效操作。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89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