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服务质量是允许用户在吞吐量、延迟抖动、延迟、丢包率等方面获得可预期的服务水平的一系列技术的集合。
QoS(Quality of Service)即服务质量。
对于网络业务,服务质量包括传输的带宽、传送的时延、数据的丢包率等。
在网络中可以通过保证传输的带宽、降低传送的时延、降低数据的丢包率以及时延抖动等措施来提高服务质量。
2:Qos的功能 支持为用户提供专用带宽、减少丢包率、避免和管理网络拥塞、流量整形、设置报文的优先级。
3:服务模型是指一组端到端的Qos功能
Best-Effort Service
Integrated Service(Intserv)
Differentiated Service(Diffserv)
DiffServ-Aware traffic Engineering(DSTE)
4: Best-Effort Service:应用程序可任意发送任意报文,不需要事先得到批准或通知网络;网络尽最大可能发送这些报文
但对时延、可靠性等性能不提供任何保证;目前Internent缺省服务模型,先进先出队列。
5:交换Qos以区分服务体系为基础。
区分服务体系对相同分类的报文采取相同的服务传输策略。
6:信息分类
二层分类:根据802.1Q标记中的802.1P优先级信息。
三层分类:早期使用IP优先级值;区分服务体系中采用DSCP。
7:二层802.1Q frame中:TAG(4bytes)中3bit used for COS(user priority)
具体如下:
TPID(2bytes):协议标志0x8100
COS:3位(user priority)
CFI:1位,标示MAC地址是以太网的还是令牌环的
VLANID:12位,表示帧的源VLAN
三层IPV4 Packet:TOS(1byte)IP precedence or DSCP
传统使用IP precendence,只用前3位来为Qos支持提供服务,提供8个优先级。
DSCP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使用6位进行标识,后两位保留,提供64个优先级。
DSCP的分类,由于IP precedence和DSCP是共存的,于是存在一些兼容性问题。DSCP的可读性较差,例如DSCP43,我们并不知道对应的IP precedence是多少。
DSCP进一步分类如下
Class Selector(CS): aaa 000
Expedited Forwarding(EF): 101 110
Assured Forwarding(AF): aaa bb0
Default(BE): 000 000
CS中的aaa取值1-7
AF中的aaa取值1-4,bb取值1-3
优先顺序如下
BE
CS1
AF11
AF12
AF13
CS2
AF21
AF22
AF23
CS3
AF31
AF32
AF33
CS4
AF41
AF42
AF43
CS5
EF
CS6
CS7
1:CS6和CS7默认用于协议报文,比如说OSPF报文,BGP报文等应该优先保障,因为如果这些报文无法接收的话会引起协议中断。而且是大多数厂商硬件队列里最高优先级的报文。
2:EF用于承载语音的流量,因为语音要求低延迟,低抖动,低丢包率,是仅次于协议报文的最重要的报文。
3:AF4用来承载语音的信令流量,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这里语音要优先于信令呢?其实是这样的,这里的信令是电话的呼叫控制,你是可以忍受在接通的时候等待几秒钟的,但是绝对不能允许在通话的时候的中断。所以语音要优先于信令。
4:AF3可以用来承载IPTV的直播流量,直播的时时性很强需要连续性和大吞吐量的保证。
5:AF2可以用来承载VOD的
QoS(Quality of Service)即服务质量。
对于网络业务,服务质量包括传输的带宽、传送的时延、数据的丢包率等。
在网络中可以通过保证传输的带宽、降低传送的时延、降低数据的丢包率以及时延抖动等措施来提高服务质量。
2:Qos的功能 支持为用户提供专用带宽、减少丢包率、避免和管理网络拥塞、流量整形、设置报文的优先级。
3:服务模型是指一组端到端的Qos功能
Best-Effort Service
Integrated Service(Intserv)
Differentiated Service(Diffserv)
DiffServ-Aware traffic Engineering(DSTE)
4: Best-Effort Service:应用程序可任意发送任意报文,不需要事先得到批准或通知网络;网络尽最大可能发送这些报文
但对时延、可靠性等性能不提供任何保证;目前Internent缺省服务模型,先进先出队列。
5:交换Qos以区分服务体系为基础。
区分服务体系对相同分类的报文采取相同的服务传输策略。
6:信息分类
二层分类:根据802.1Q标记中的802.1P优先级信息。
三层分类:早期使用IP优先级值;区分服务体系中采用DSCP。
7:二层802.1Q frame中:TAG(4bytes)中3bit used for COS(user priority)
具体如下:
TPID(2bytes):协议标志0x8100
COS:3位(user priority)
CFI:1位,标示MAC地址是以太网的还是令牌环的
VLANID:12位,表示帧的源VLAN
三层IPV4 Packet:TOS(1byte)IP precedence or DSCP
传统使用IP precendence,只用前3位来为Qos支持提供服务,提供8个优先级。
DSCP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使用6位进行标识,后两位保留,提供64个优先级。
DSCP的分类,由于IP precedence和DSCP是共存的,于是存在一些兼容性问题。DSCP的可读性较差,例如DSCP43,我们并不知道对应的IP precedence是多少。
DSCP进一步分类如下
Class Selector(CS): aaa 000
Expedited Forwarding(EF): 101 110
Assured Forwarding(AF): aaa bb0
Default(BE): 000 000
CS中的aaa取值1-7
AF中的aaa取值1-4,bb取值1-3
优先顺序如下
BE
CS1
AF11
AF12
AF13
CS2
AF21
AF22
AF23
CS3
AF31
AF32
AF33
CS4
AF41
AF42
AF43
CS5
EF
CS6
CS7
1:CS6和CS7默认用于协议报文,比如说OSPF报文,BGP报文等应该优先保障,因为如果这些报文无法接收的话会引起协议中断。而且是大多数厂商硬件队列里最高优先级的报文。
2:EF用于承载语音的流量,因为语音要求低延迟,低抖动,低丢包率,是仅次于协议报文的最重要的报文。
3:AF4用来承载语音的信令流量,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这里语音要优先于信令呢?其实是这样的,这里的信令是电话的呼叫控制,你是可以忍受在接通的时候等待几秒钟的,但是绝对不能允许在通话的时候的中断。所以语音要优先于信令。
4:AF3可以用来承载IPTV的直播流量,直播的时时性很强需要连续性和大吞吐量的保证。
5:AF2可以用来承载VOD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