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端和小端问题

一、大小端

          在现代“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中,它的数制都是采用二进制来存储,并且是以8位,一个字节为单位,产生内存地址系统。数据在内存中有如下三种存在方式:

           1、从静态存储区分配:此时的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已经分配好,并且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全局变量,static变量等在此存储。

           2、在栈区分配:在程序的相关代码执行时创建,执行结束时被自动释放。局部变量在此存储。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

                                               高,但容量有限。

            3、在堆区分配:动态分配内存。用new/malloc时开辟,delete/free时释放。变量的生存期由用户指定,灵活,但会有内存泄露等问题。

           对于像C++中的char 这样的数据类型,它本身就是占用一个字节的大小,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是当数制类型为int,在32bit的系统中,它需要占用4个字节(32bit),这个时候就会产生这4个字节在寄存器中的存放顺序的问题。比如int maxHeight = 0x12345678,&maxHeight = 0x0042ffc4。具体的该怎么存放呢?这个时候就需要理解计算机的大小端的原理了。

          大端:(Big-Endian)就是把数值的高位字节放在内存的低位地址上,把数值的地位字节放在内存的高位地址上。

          小端:(Little-Endian)就是把数字的高位字节放在高位的地址上,低位字节放在低位地址上。

          我们常用的x86结构都是小端模式,而大部分DSP,ARM也是小端模式,不过有些ARM是可以选择大小端模式。所以对于上面的maxHeight是应该以小端模式来存放,具体情况请看下面两表。

小端模式

    地址0x0042ffc40x0042ffc50x0042ffc60x0042ffc7

数值

0x78

0x56

0x34

0x12

                                                                                                                                     
大端模式
地址0x0042ffc40x0042ffc50x0042ffc60x0042ffc7
数值

0x12

0x34

0x56

0x78


         通过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来大小端的不同,在这里无法讨论那种方式更好,个人觉得似乎大端模式更符合我的习惯。注:在这里我还要说一句,其实在计算机内存中并不存在所谓的数据类型,比如char,int等的。这个类型在代码中的作用就是让编译器知道每次应该从那个地址起始读取多少位的数据,赋值给相应的变量。)


简单判断大小端代码 1:取地址

#include “stdio.h”

int CheckCPU(void)
{
	int test = 1;
	if ((*(char *)&test ) == 1) 
	{
		printf(“little endian\n”);
	}
	else
		printf(“big endian”);
}



简单判断大小端代码 2:利用union从低地址存放特性

#include “stdio.h”

int CheckCPU(void)
{
	union {
		int    a;
		char  b;
	}test;

	test.a = 1;

	if ((test.b == 1)
		printf(“little endian\n”);
	else
		printf(“big endian\n”);
}


区分大端与小端有什么用呢? 如果两个不同Endian的机器进行通信时, 就有必要区分了~~~




参考链接:http://www.cnblogs.com/leezhm/archive/2011/07/19/2110864.html

<think>嗯,用户问的是AD软件中换层的快捷键。首先,我需要确定AD指的是哪个软件。通常,AD可能指Altium Designer,这是一款常用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用于电路板设计。所以用户可能是在使用Altium Designer时想要快速切换层,提高工作效率。 接下来,我需要回忆或查找Altium Designer中关于层切换的快捷键。根据之前的知识,Altium Designer中确实有一些快捷键用于切换不同的层。比如,小键盘的数字键可能对应不同的层,例如1是Top Layer,2是Mid Layer 1,依此类推。不过,不同版本可能会有些差异,所以需要确认这一点是否正确。 另外,用户可能还不太清楚如何自定义这些快捷键,或者是否有其他方式快速换层。比如,使用快捷键L调出层设置面板,或者通过Preferences设置自定义快捷键。这可能是用户潜在的需求,想要更灵活地调整快捷键以适应自己的习惯。 还要考虑用户可能的操作环境,比如是否在使用英文版软件,或者是否有安装不同版本的Altium Designer,因为不同版本快捷键可能不同。此外,用户可能对层的概念不太熟悉,比如信号层、电源层、丝印层等,是否需要简要解释这些层的用途,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换层的意义。 另外,是否有其他相关功能,比如切换层的同时切换走线层,或者如何在多层板中快速跳转,这些也可能是用户需要的信息。比如在布线时按数字键切换层并自动添加过孔,这样的操作是否可行,需要确认正确性。 总结一下,回答需要包括: 1. 常用默认快捷键,如小键盘数字键对应各层。 2. 如何通过快捷键L打开层设置面板。 3. 自定义快捷键的方法。 4. 可能需要注意的版本差异或操作细节。 5. 简要说明层的类型和用途,帮助用户理解为何需要换层。 需要确保信息准确,避免错误,比如Altium Designer是否真的使用小键盘数字键作为默认切换层的快捷键。可能需要查阅官方文档或可靠来源确认。此外,提醒用户如果快捷键不起作用,可能需要检查键盘设置或软件版本,确保兼容性。 最后,组织回答时要结构清晰,分点说明,便于用户理解。如果有不确定的地方,建议用户参考软件帮助文档或官方资源,以确保信息的正确性。</think>在 Altium Designer(AD)中,**换层快捷键**是提高 PCB 设计效率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常用操作说明: --- ### 一、默认快捷键 1. **小键盘数字键** - 按下数字键 **1~6** 可快速切换至对应信号层(例如:1=Top Layer,2=Mid Layer 1,依此类推)。 - **+/- 键**:切换至下一层/上一层(需开启小键盘的 Num Lock)。 2. **信号层与平面层切换** - **Shift+Ctrl+鼠标滚轮**:按住后滚动滚轮可快速切换层(需按住快捷键)。 3. **特殊层快捷键** - **L**:打开层设置面板(快速启用/禁用层显示)。 - **Ctrl+Shift+G**:切换到丝印层(Top Overlay)。 - **Ctrl+Shift+M**:切换到阻焊层(Top Solder Mask)。 --- ### 二、自定义快捷键 1. 通过 **Preferences > PCB Editor > Shortcuts** 修改快捷键。 2. 搜索功能关键词(如 `Layer Next`、`Layer Previous`)绑定自定义按键。 --- ### 三、实用技巧 1. **布线时自动换层**: 布线过程中按下对应层数字键,软件会自动添加过孔并切换至目标层。 2. **层高亮显示**: 按 **Shift+S** 进入单层模式,按层数字键可快速高亮特定层。 --- ### 四、注意事项 - 不同版本快捷键可能略有差异,建议通过 **Help > Shortcuts** 确认当前版本设置。 - 若快捷键失效,检查键盘输入法或软件冲突。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层管理(如创建/删除层),可通过 **Design > Layer Stack Manager** 操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