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前,先看下线程的运行状态。
线程生命周期
一个线程从创建到死亡,经历了哪些状态呢
- 创建(new)状态: 准备好了一个多线程的对象
- 就绪/可运行(runnable)状态: 调用了
start()
方法, 等待CPU进行调度 - 运行(running)状态: 执行
run()
方法 - 阻塞(blocked)状态: 暂时停止执行, 可能将资源交给其它线程使用
- 死亡(dead)状态: 线程销毁
1、新建( new ):新创建了一个线程对象。
2、就绪( runnable ):线程对象创建后,其他线程(比如 main 线程)调用了该对象 的 start ()方法。该状态的线程位于可运行线程池中,等待被线程调度选中,获 取 cpu 的使用权 。
3、运行( running ):可运行状态( runnable )的线程获得了 cpu 时间片( timeslice ) ,执行程序代码。
4、 阻塞( block ):阻塞状态是指线程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了 cpu 使用权,也即让出了 cpu timeslice ,暂时停止运行。直到线程进入可运行( runnable )状态,才有 机会再次获得 cpu timeslice 转到运行( running )状态。阻塞的情况分三种:
- 等待阻塞:运行( running )的线程执行 o . wait ()方法, JVM 会把该线程放 入等待队列( waitting queue )中。
- 同步阻塞:运行( running )的线程在获取对象的同步锁时,若该同步锁 被别的线程占用,则 JVM 会把该线程放入锁池( lock pool )中。
- 其他阻塞: 运行( running )的线程执行 Thread . sleep ( long ms )或 t . join ()方法,或者发出了 I / O 请求时, JVM 会把该线程置为阻塞状态。当 sleep ()状态超时、 join ()等待线程终止或者超时、或者 I / O 处理完毕时,线程重新转入可运行( runnable )状态。
5、死亡( dead ):线程 run ()、 main () 方法执行结束,或者因异常退出了 run ()方法,则该线程结束生命周期。死亡的线程不可再次复生。
sleep()
sleep() 方法是线程类(Thread)的静态方法,让当前正在执行的线程在指定的时间内暂停执行,进入阻塞状态,让出执行机会给其他线程,等到休眠时间结束后,线程进入就绪状态和其他线程一起竞争cpu的执行时间。因为sleep() 是static静态的方法,他不能改变对象的机锁,当一个synchronized块中调用了sleep() 方法,线程虽然进入休眠,但是对象的机锁没有被释放,其他线程依然无法访问这个对象。
wait()
wait()方法需要和notify()及notifyAll()两个方法一起介绍,这三个方法用于协调多个线程对共享数据的存取,所以必须在synchronized语句块内使用,也就是说,调用wait(),notify()和notifyAll()的任务在调用这些方法前必须拥有对象的锁。注意,它们都是Object类的方法,而不是Thread类的方法。
wait()方法与sleep()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wait()方法会释放对象的“锁标志”。当调用某一对象的wait()方法后,会使当前线程暂停执行,并将当前线程放入对象等待池(等待池)中,直到调用了notify()方法后,将从对象等待池中移出任意一个线程并放入锁标志等待池(锁池)中,只有锁标志等待池中的线程可以获取锁标志,它们随时准备争夺锁的拥有权。当调用了某个对象的notifyAll()方法,会将对象等待池中的所有线程都移动到该对象的锁标志等待池。
除了使用notify()和notifyAll()方法,还可以使用带毫秒参数的wait(long timeout)方法,效果是在延迟timeout毫秒后,被暂停的线程将被恢复到锁标志等待池。
此外,wait(),notify()及notifyAll()只能在synchronized语句中使用,但是如果使用的是ReenTrantLock实现同步,该如何达到这三个方法的效果呢?解决方法是使用ReenTrantLock.newCondition()获取一个Condition类对象,然后Condition的await(),signal()以及signalAll()分别对应上面的三个方法。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演示:
public class SleepAndWait {
static class MyResourse {
public void mySleep(){
synchronized(this){
try{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t【T1线程获取锁-开始唤醒T2线程】 时间:"+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his.notify();
Thread.sleep(5000);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t【T1线程结束-释放锁】 时间:"+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public void myWait(){
synchronized(this){
try{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t【T2线程等待开始-释放锁】 时间:"+System.currentTimeMillis());
this.wait(Integer.MAX_VALUE);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t【T2线程结束】 时间:"+System.currentTimeMillis());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Resourse myResourse =new MyResourse();
new Thread(()->{
myResourse.myWait();
},"T2线程(wait)").start();
//暂停一会,让T2线程优先执行
try {TimeUnit.MILLISECONDS.sleep(100);}catch(Exception e){e.printStackTrace();}
new Thread(()->{
myResourse.mySleep();
},"T1线程(sleep)").start();
}
}
运行结果:
tip:关于对象等待池和锁池的理解
对于 Java 虚拟机中运行程序的每个对象来说都有两个池,锁 (monitor) 池和等待 (wait) 池。如果线程调用了对象的 wait()方法,那么线程便会处于该对象的等待池中,等待池中的线程不会去竞争该对象的锁。 当有线程调用了对象的 notifyAll()方法(唤醒所有 wait 线程)或 notify()方法(只随机唤醒一个 wait 线程),被唤醒的的线程便会进入该对象的锁池中,锁池中的线程会去竞争该对象锁。优先级高的线程竞争到对象锁的概率大,假若某线程没有竞争到该对象锁,它还会留在锁池中,唯有线程再次调用 wait()方法,它才会重新回到等待池中。而竞争到对象锁的线程则继续往下执行,直到执行完了 synchronized 代码块,它会释放掉该对象锁,这时锁池中的线程会继续竞争该对象锁。
综上所诉:
sleep() 和 wait() 的区别就是 调用sleep方法的线程不会释放对象锁,而调用wait() 方法会释放对象锁
yield()
yield()方法和sleep()方法类似,也不会释放“锁标志”,区别在于,它没有参数,即yield()方法只是使当前线程重新回到可执行状态,所以执行yield()的线程有可能在进入到可执行状态后马上又被执行,另外yield()方法只能使同优先级或者高优先级的线程得到执行机会,这也和sleep()方法不同。
join()
join()方法会使当前线程等待调用join()方法的线程结束后才能继续执行,例如:
public class JoinDom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线程1第" + i + "次执行!");
}
}
});
thread.start();
for (int i = 0;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主线程第" + i + "次执行!");
if (i >= 2)
try {
//t1线程合并到主线程中,主线程停止执行过程,转而执行t1线程,直到t1执行完毕后继续。
thread.join();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主线程第0次执行!
线程1第0次执行!
主线程第1次执行!
主线程第2次执行!
线程1第1次执行!
线程1第2次执行!
线程1第3次执行!
线程1第4次执行!
线程1第5次执行!
线程1第6次执行!
线程1第7次执行!
线程1第8次执行!
线程1第9次执行!
主线程第3次执行!
主线程第4次执行!
主线程第5次执行!
主线程第6次执行!
主线程第7次执行!
主线程第8次执行!
主线程第9次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