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常用请求头

Accept:浏览器可接受的MIME类型
Accept-Charset: 浏览器通过这个头告诉服务器,它支持哪种字符集
Accept-Encoding:浏览器能够进行解码的数据编码方式,比如gzip
Accept-Language:浏览器所希望的语言种类,当服务器能够提供一种以上的语言版本时要用到。可以在浏览器中进行设置。
Host:初始URL中的主机和端口
Referer:包含一个URL,用户从该URL代表的页面出发访问当前请求的页面
Content-Type:内容类型
If-Modified-Since: Wed, 02 Feb 201112:04:56 GMT利用这个头与服务器的文件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从缓存中直接读取文件。
User-Agent:浏览器类型.
Content-Length:表示请求消息正文的长度
Connection:表示是否需要持久连接。如果服务器看到这里的值为“Keep -Alive”,或者看到请求使用的是HTTP 1.1HTTP 1.1默认进行持久连接
Cookie:这是最重要的请求头信息之一
DateDate: Mon, 22 Aug 2011 01:55:39 GMT请求时间GMT

### HTTP 常见请求头及常量列表 HTTP 请求头用于客户端向服务器传递附加信息,这些信息帮助服务器理解如何处理请求。常见的HTTP请求头可以分为几类: #### 通用请求头 - `Cache-Control`:指定请求和响应遵循的缓存机制[^3]。 - `Connection`:管理网络连接的行为,如保持打开还是关闭连接。 #### 请求头 - `Accept`:告知服务器客户端能够接收的内容类型[^2]。 - `Accept-Language`:通知服务器客户端偏好的自然语言版本。 - `Authorization`:携带认证信息给目标资源。 - `Content-Length`:表示消息体长度,在POST请求中尤为重要[^1]。 - `Content-Type`:指明实际发送的数据类型,对于表单提交或文件上传非常关键。 #### 条件请求头 - `If-Match`:仅当实体标签匹配时才执行操作。 - `If-Modified-Since`:如果自指定日期以来被修改,则返回最新版本;否则返回304未修改状态码。 - `If-None-Match`:类似于`If-Match`但是相反逻辑。 - `If-Unmodified-Since`:只有在文档自从某个特定时间之后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才会成功。 以下是Python代码片段展示如何通过Flask框架读取上述提到的一些典型HTTP请求头: ```python from flask import request, Flask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example', methods=['GET', 'POST']) def example(): headers = { "accept": request.headers.get('Accept'), "authorization": request.headers.get('Authorization'), "content_type": request.headers.get('Content-Type') } return f""" Received Headers:<br> Accept: {headers['accept']}<br> Authorization: {headers['authorization']}<br> Content-Type: {headers['content_type']}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