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一个在后台默默干活的“老黄牛”
嘿,屏幕前的那位开发者,对,就是你!是不是感觉眼睛又干又涩,腰酸背痛,一看时间才发现已经在电脑前连续“肝”了仨小时?咱们搞开发的,视力那可是革命的本钱啊!
今天,咱们不聊高深莫测的架构,也不扯花里胡哨的UI,就来聊聊Android里一个看似简单,却让无数英雄好汉折腰的基石——Service,以及它那“跌宕起伏”的生命周期。
想象一下,Service就是你App里一个任劳任怨的后台工人。它没有脸(UI),但你却可以吩咐它默默干活,比如在后台播着音乐、下载文件,或者——像我们今天要做的——定时提醒你起来活动,保护你那双珍贵的“卡姿兰大眼睛”。
但问题来了:这个“工人”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摸鱼?什么时候会被系统这个“无情老板”给炒鱿鱼?搞不清楚这些,你的Service就可能分分钟“暴毙”,让你的提醒功能形同虚设。
别慌,今天就跟着我,通过一个超实用的 “视力保护小助手” 范例,把Service的生命周期扒得底裤都不剩!
第一章:Service生命周期——一场关于“出生入死”的哲学
在开始写代码前,咱们得先搞懂Service的“人生轨迹”。官方文档那张图可能看得你头晕,我来给你翻译成人话。
Service的生命周期,主要取决于你“启动”它的方式。有两种经典姿势:
姿势一:startService() —— “单飞模式”
你一声令下 (startService),Service就屁颠屁颠地开始工作。它就像一个独立团,一旦启动,就能在后台运行很长时间,哪怕启动它的Activity(你的App界面)已经被销毁了,它依然在坚守岗位。
- 生命周期路径:
onCreate()->onStartCommand()-> ... (运行中) ... ->stopSelf()或stopService()->onDestroy() - 形象比喻: 就像你点了个外卖,下单后 (
startService),外卖小哥 (Service) 就开始送货了。他不需要和你一直保持联系,直到把饭送到你手上或者你取消了订单 (stopService),他的任务才结束。
姿势二:bindService() —— “搭伙过日子模式”
一个或多个组件(比如Activity)通过bindService()与Service建立连接。这时,Service更像是一个提供服务的“顾问”。一旦所有绑定的客户都解绑了,Service一般就会自行了断 (onDestroy)。
- 生命周期路径:
onCreate()->onBind()-> ... (通信中) ... ->onUnbind()->onDestroy() - 形象比喻: 就像你请了个私人律师 (
Service),你 (Activity) 需要和他建立联系 (bindService),随时咨询法律问题。如果你不再需要他了(解绑),而恰好又没有其他客户,那律师就可能下班回家了。
最骚的姿势三:混合双打 —— “先单飞,再搭伙”
这也是我们今天范例的核心!我们的视力保护程序,既需要长期在后台运行(单飞,定时提醒),又需要与前台Activity通信(搭伙,显示下次提醒时间、取消提醒)。
这种模式下的生命周期就变得“丰富多彩”了:
onCreate() -> onStartCommand() (被start) -> onBind() (被bind) -> ... (既在运行,又在被通信) ... -> onUnbind() (所有绑定的都离开了) -> ... (依然在运行) ... -> stopSelf() -> onDestroy()
看懂了吗?关键在于,即使所有绑定的Activity都解绑了,只要之前被startService()过,这个Service就还活着!这才是实现我们长期后台任务的关键。
第二章:实战!打造你的“防瞎眼”卫士
理论BB再多,不如代码来一波。开整!
第一步:创建我们的苦力——EyesProtectionService
// EyesProtectionService.java
public class EyesProtection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 核心:定时任务的线程池
private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