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Android开发圈的老铁们,今天咱们不聊风花雪月,来唠点实在的——Intent过滤器。这玩意儿,说它是Android应用的“社交名片”一点都不过分。你想啊,你的App要是整天关起门来自己玩,那多没意思?总得和系统、和其他App打打交道吧?比如,优雅地打开一个网页,帅气地分享一张图片,或者低调地处理一个文件。
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个“媒人”,也就是我们上回书说到的Intent。但光有媒人还不够,你家“姑娘”(也就是你的Activity、Service等)得有个明确的“征婚启事”吧?告诉媒人:“我想找什么样的对象(Intent),身高(Action)多少,家境(Data)如何,性格(Category)咋样……” 这个“征婚启事”,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Intent过滤器。
一、Intent过滤器:你的App的“征婚广告”
它住在哪里呢?它就安安稳稳地待在你项目的 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里,像一个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它的标签是 <intent-filter>,通常“寄生”在某个 <activity>、<service> 或 <receiver> 的体内。
一个标准的“征婚广告”长这样:
<activity android:name=".MyAwesomeActivity">
<intent-filter>
<!-- 我想干啥?—— 行动准则 -->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VIEW" />
<!-- 我属于哪一类?—— 身份标签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DEFAULT"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BROWSABLE" />
<!-- 我能接受啥条件?—— 数据要求 -->
<data android:scheme="https" />
<data android:host="www.example.com" />
</intent-filter>
</activity>
看到了吗?一个合格的过滤器,通常由三大核心要素构成:Action(行动)、Category(类别)、Data(数据)。咱们来一个个盘它们。
1. Action(行动):你想干啥?
Action就是Intent的“意图”,直接说明了你想执行什么操作。系统定义了一大堆标准的Action,比如:
ACTION_VIEW: 查看内容,最常用的“暖男”型Action。ACTION_SEND: 发送内容,典型的“分享达人”。ACTION_EDIT: 编辑内容,专业的“文案编辑”。ACTION_DIAL: 拨号,通讯界的“老司机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