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用Go写HTTP客户端还只会用http.Get?那就让代码教你做人吧!
在当今互联网开发中,HTTP客户端几乎无处不在——无论是调用RESTful API、采集网页数据,还是进行微服务之间的通信。Go语言以其强大的标准库和并发模型,为我们提供了高效且简洁的HTTP编程能力。
1. HTTP客户端基础:不止是http.Get
虽然Go语言提供了简单的http.Get方法,但在实际项目中,我们往往需要更多的控制和灵活性。
1.1 最简单的GET请求
让我们从一个最基本的例子开始: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io"
"log"
"net/http"
)
func main() {
// 发送GET请求
resp, err := http.Get("https://httpbin.org/get")
if err != nil {
log.Fatal("请求失败: ", err)
}
defer resp.Body.Close() // 确保关闭响应体
// 输出状态码
fmt.Println("状态码:", resp.Status)
// 读取响应体
body, err := io.ReadAll(resp.Body)
if err != nil {
log.Fatal("读取响应失败: ", err)
}
fmt.Println("响应体:", string(body))
}
这段代码虽然简单,但已经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一定要关闭响应体,否则会导致内存泄漏。
1.2 更灵活的自定义请求
实际开发中,我们通常需要设置请求头、超时时间等参数:
func fetchURL(url string) {
// 创建自定义客户端,设置超时
client := http.Client{
Timeout: 5 * time.Second,
}
// 创建请求
req, err := http.NewRequest("GET", url, nil)
if err != nil {
log.Printf("创建请求失败:%v\n", err)
return
}
// 添加自定义头部
req.Header.Set("User-Agent", "Go-http-client/1.1")
req.Header.Set("Authorization", "Bearer YOUR_TOKEN")
// 发起请求
resp, err := client.Do(req)
if err != nil {
log.Printf("请求失败:%v\n", err)
return
}
defer resp.Body.Close()
// 处理响应...
}
通过http.NewRequest,我们可以更灵活地控制请求的各个方面。
2. 实战进阶:POST请求与JSON处理
现代API开发中,POST请求和JSON数据格式无处不在。让我们看看Go中如何优雅地处理它们。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