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Goroutine“饲养员”,我一直以为Go的调度器是个完美的自动喂食机——直到那天,我的Goroutine们开始“挨饿”了。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团队有个高性能HTTP服务,平时跑得飞快,突然某个版本上线后,CPU利用率居高不下,响应时间却像蜗牛爬坡。经过一通抓狂的调试,终于揪出元凶——Goroutine饥饿!
第一部分:什么是Go饥饿?一场看不见的“食堂暴动”
想象一下,你大学的食堂有10个打饭窗口(线程),但却有1000个饥饿的学生(Goroutine)在排队。正常情况下,大家轮流打饭,相安无事。但突然有几个“霸道学生”(计算密集型任务)冲到窗口前,打完一份又一份,完全不给别人机会——这就是饥饿!
在Go的世界里,调度器就是那个食堂管理员,负责让学生们合理使用窗口。但有些Goroutine就像那些霸道学生,它们可能因为以下原因导致其他Goroutine挨饿:
饥饿的三大元凶:
- 计算密集型Goroutine不主动让出:就像在窗口前没完没了点菜的学生
- 大量小Goroutine竞争有限资源:如同下课铃响后涌向食堂的人潮
- 不合理的锁和通道使用:相当于几个学生在窗口前没完没了地讨论菜单
// 饥饿示例1:霸道的计算密集型Goroutine
func main() {
runtime.GOMAXPROCS(1) // 只有一个线程,更容易观察饥饿
// 霸道学生 - 计算密集型
go func() {
for i := 0; i < 10; i++ {
fmt.Printf("霸道Goroutine: %d\n", i)
// 这里没有调度点,可能一直运行
}
}()
// 饥饿学生 - 也想运行
go func() {
for i := 0; i < 10; i++ {
fmt.Printf("饥饿Goroutine: %d\n", i)
}
}()
time.Sleep(time.Second) // 给点时间观察
}
运行这个例子,你很可能会看到"霸道Goroutine"先打印完所有数字,然后"饥饿Goroutine"才有机会运行。在单线程环境下,第一个Goroutine几乎霸占了所有时间!
第二部分:Go调度器内幕揭秘:食堂管理员的日常工作
要理解饥饿,我们必须了解Go调度器这个"食堂管理员"是怎么工作的。
GMP模型:食堂的运作机制
- G (Goroutine):饥饿的学生,等着打饭
- M (Machine):打饭窗口,实际执行代码的线程
- P (Processor):打饭阿姨,负责给学生分配窗口
Go调度器使用一种称为"协作式抢占"的机制。不像操作系统可以强行中断线程,Go调度器依赖于Goroutine主动让出执行权。这就像在食堂里,管理员指望学生们自觉,打完一份饭就主动回到队尾——但总有不自觉的!
调度时机(Goroutine的礼貌时刻):
- 通道操作:发送或接收时可能阻塞
- 系统调用:如文件读写、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