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基础教程(103)Django请求和响应之响应状态码:Django请求与响应之——响应状态码,可不只是“200 OK”那点事儿!

嘿,伙计们!今天咱们不聊风花雪月,来点Django的硬核干货。想象一下,你是一个餐厅的服务员(Django服务器),顾客(浏览器客户端)点了一份“香辣鸡腿堡”(一个HTTP请求)。

你端上去一个汉堡,说:“您的餐齐了,请慢用。”(状态码200
你发现厨房没了,说:“不好意思,卖完了。”(状态码404
你直接后厨炸了,端出一盘炭,说:“完犊子,锅炸了!”(状态码500

看,这就是状态码!它是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最核心的“黑话”,是每一次网络对话的“情绪和结果”。今天,咱就把这套“黑话”在Django里怎么玩,给你扒得明明白白。

第一章:状态码是个啥?为啥它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简单说,状态码就是一个三位数字,它告诉客户端“你刚才那个请求,我处理得咋样了”。

它分为五个帮派:

  • 1xx(信息响应): “哥们,我收到你请求了,正处理呢,别急哈。” (比较少见)
  • 2xx(成功响应)“妥了!没问题!” 这是最受欢迎的帮派,代表一切顺利。
  • 3xx(重定向响应): “你要的东西不在这儿了,去隔壁XXX找找。” (常见于页面跳转)
  • 4xx(客户端错误)“你丫的发了个什么鬼请求?” 错误出在客户端这边,比如地址错了、没权限。
  • 5xx(服务器错误)“卧槽,是我的锅!” 服务器自己出问题了,比如代码有Bug、数据库挂了。

为啥它重要? 因为它不仅是给机器看的,更是给开发者用户看的。一个清晰的404页面,比浏览器默认的“冷冰冰”的错误提示友好一万倍。正确的状态码也有利于SEO,告诉搜索引擎你的网站结构是健康的。

第二章:Django中的“状态码发射井”:HttpResponse对象

在Django的世界里,你最终返回给客户的,都是一个 HttpResponse 对象(或其子类)。而这个对象里,就有一个属性叫 status_code,它就是我们的“状态码发射井”。

最基础的用法是这样的: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def a_simple_view(request):
    # 直接返回一个字符串,并使用默认的200状态码
    return HttpResponse("你好,世界!一切正常!")

但这样太不酷了,我们得把“暗号”明确地发出去。

2.1 手动设置状态码(硬核直男版)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值引力

持续创作,多谢支持!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