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基础教程(六十六)Django通用视图之DeleteView:别再用蛮力删数据了!Django DeleteView:让你“删库跑路”都删得优雅体面

你管这叫“删除”?你那叫“玩火”!

兄弟们,姐妹们,各位在代码世界里摸爬滚打的准大佬们!

今天咱们不聊风花雪月,聊一个严肃又带点“危险”的话题——删除数据

你是不是还在写这样的代码?

def delete_article(request, article_id):
    article = Article.objects.get(id=article_id)
    if request.method == 'POST':
        article.delete()
        return redirect('article_list')
    # ... 还得自己写个GET请求的确认模板,烦死了!

停!赶紧给我打住!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用这种“原始人”的方式删数据?且不说这代码啰嗦得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光是安全性就让人捏把汗。万一哪个环节忘了验证,信不信分分钟被人“删库跑路”?(开个玩笑,但我们程序员最怕的就是这个梗,对吧?)

所以,是时候请出我们今天的主角,Django通用视图家族里的“冷面杀手”—— DeleteView

第一章:DeleteView是何方神圣?为啥说它是“优雅的终结者”?

简单来说,DeleteView就是Django给你封装好的一个“删除数据”的标准化流水线。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高度智能的“碎纸机”:

  1. 你告诉它:“嘿,帮我碎掉那份标号为123的文件。”
  2. 它会先确认:“你确定吗?碎掉可就没了哦!”(这就是GET请求,给你一个确认页面)。
  3. 你按下确认按钮:“少废话,碎!”(这就是POST请求)。
  4. 它“咔嚓”一声,文件粉碎,然后自动告诉你:“搞定,已经丢进历史垃圾桶了。”(删除成功,并跳转到指定页面)。

它到底优雅在哪儿?

  • 代码极简:从几十行代码缩水到几行,告别重复劳动。
  • 安全可靠:自动处理CSRF令牌,防止跨站请求伪造攻击。而且默认只响应POST请求来执行删除,防止你在地址栏一不小心敲个回车就把数据删了(GET请求误删是经典悲剧)。
  • 用户友好:自带确认环节,给用户(和你自己)一个反悔的机会。
  • 结构清晰:严格遵循Django的MVT模式,让你的代码干净得像刚整理过的桌面。

第二章:深度扒皮!DeleteView的“五脏六腑”是怎么工作的?

光会用不行,咱得知道它底层是怎么运转的。这样才能在出问题时,像老中医一样“对症下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值引力

持续创作,多谢支持!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