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Django基础教程之初识 Django QuerySet之基本查询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点Django里真正“硬核”又“上头”的东西——QuerySet。
想象一下,你刚接手一个小区,数据库就是小区的“住户信息库”。你作为新任“片儿警”(后端开发者),总不能挨家挨户敲门去查谁家姓张、谁家养猫吧?这时候,Django ORM(对象关系映射)就像给你配了一个超级能干的AI管家,而QuerySet,就是你向这个管家下达的“查户口”指令集。
今天,咱们不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就来一场QuerySet基本查询的“深度游”,保证你看完后,对数据库的操作熟练得像老片儿警查户口本一样!
一、开场白:QuerySet是个啥?为啥说它“懒”得可爱?
1. 它是个“待办清单”,不是“执行结果”
很多新手会误以为 Blog.objects.all() 这一行代码执行的时候,就已经把数据库里所有的博客数据都搬过来了。大错特错!
Think of QuerySet as a grocery list(购物清单), not the groceries themselves.
你写了一个购物清单:“买牛奶、买鸡蛋、买面包”。在你真正走进超市(数据库)开始往购物车(内存)里放东西之前,这个清单就只是一张纸(QuerySet对象)。你可以随时在清单上追加内容:“哦,还得买包薯片”(这相当于再加一个 .filter()),而无需付出任何去超市跑的代价。
用代码说话:
# 这只是一个“清单”,没有真正查询数据库
queryset = Blog.objects.all()
print(queryset) # 此时可能输出:<QuerySet []>,但这是因为它被强制求值了,我们后面再说。
# 真正的数据库查询发生在什么时候?——“兑现清单”的时刻:
# 时刻1:迭代(for循环)
for blog in queryset:
print(blog.title)
# 时刻2:切片(比如取前5个)
first_five = queryset[:5]
# 时刻3:序列化(比如转换成list)
blog_list = list(queryset)
# 时刻4:直接打印(在某些环境下)
print(queryset)
这种“拖延症”式的设计,在计算机科学里叫 “惰性加载(Lazy Loading)”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