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别把Django想得太严肃
听说你要学Django的模型和Admin?别紧张,这玩意儿本质上就是个“数据库变形金刚”——你写几行类代码,它自动生成数据表;你点几下鼠标,它送你一个功能完整的后台管理系统。今天咱们就用建个人博客的实战,把这两个核心功能拆解得明明白白。保证你学完忍不住感叹:“原来程序员偷懒的姿势可以这么优雅!”
💡 新手误区预警:很多教程一上来就甩出几十个专业术语。咱们反着来,先搞懂为什么需要模型和Admin,再动手实践。
二、 热身:新建Blog应用(别在起跑线摔跤)
在Django的世界里,项目(Project) 像公司,应用(App) 像部门。今天我们要给公司新增一个“博客部”。假设你已经建好Django项目,现在打开终端,输入:
python manage.py startapp blog
这行命令就像念咒语,Django瞬间帮你生成一个blog文件夹,里面躺着模型、视图等文件的“空壳”。接下来要把这个新部门注册到公司花名册里——打开settings.py,找到INSTALLED_APPS添加:
INSTALLED_APPS = [
# 其他默认应用...
'blog', # 加上这一行
]
✅ 关键检查点:如果没注册应用,后续所有操作都会像对空气挥拳——毫无反应!
三、 核心玩法:模型(Model)是数据的“灵魂画手”
3.1 模型到底是什么鬼?
简单说,模型就是用Python类定义的数据表蓝图。比如博客文章,在数据库里需要标题、内容、发布时间等字段。如果直接操作数据库,你得写SQL建表语句:
CREATE TABLE blog_post (
id INTEGER PRIMARY KEY,
title VARCHAR(200),
content TEXT,
created_time DATETIME
);
但在Django里,你只需要在blog/models.py里这样写: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