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基础教程(125)组件和组合API之作用域插槽:Vue组件通信的“终极武器”?作用域插槽+组合式API,让你的组件骚起来!

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点Vue里那些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用起来能让你直呼“真香”的玩意儿——作用域插槽,特别是当它和组合式API勾搭在一起之后。

这可不是你印象中那个干巴巴的教程,咱争取用说人话的方式,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让你看完不仅能懂,还能立刻用起来,感觉自己又行了!


一、 前情提要:我们为啥需要“作用域插槽”?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是一个优秀的厨师(子组件),你做了一盘绝世好菜(数据)。你的顾客(父组件)坐在餐桌前。

  • 普通插槽: 你直接把菜端上去,用什么盘子、怎么摆盘,顾客说了算。但菜是什么,你做主。
<!-- 厨师(子组件) -->
<template>
  <div>
    <slot><!-- 这里是留给顾客的摆盘区域 --></slot>
  </div>
</template>
<!-- 顾客(父组件) -->
<Chef>
  <p>我用这个金盘子来装!</p> <!-- 父组件定义插槽内容 -->
</Chef>
  • 作用域插槽: 厉害了!你不仅把菜做出来了,还把食材清单、秘制酱料(数据和方法) 都交给了顾客。顾客可以选择用盘子装、用碗盛,甚至可以当场给你炒成另一道菜!(在父组件里使用子组件的数据来定义显示方式)。

这不就灵活炸了吗?作用域插槽的核心思想就是:“数据在我(子组件)这,但怎么展示,你(父组件)随便玩!”

二、 组合式API:让“数据包”打包得更优雅

在Vue 2的选项式API时代,我们得把这些“食材”(数据)和方法,分别放在datamethods里,然后在插槽上一个个绑定,有点散装。

而组合式API,让我们能像打包“懒人火锅料包”一样,把所有相关的数据、计算属性、方法,用一个响应式的refreactive包在一起,逻辑清晰,复用性极高。

当作用域插槽遇上组合式API,就像是给这个“料包”贴上了清晰的标签,让父组件用起来更方便、更强大。

三、 实战开始:打造一个“超级灵活”的用户卡片组件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来搞一个经典的例子。我们要做一个UserCard组件,它负责获取用户数据,但完全不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值引力

持续创作,多谢支持!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