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场景——你在一个输入框里噼里啪啦打字,结果每敲一个键,页面就跟抽风似的抖动一下,或者控制台疯狂输出日志?就像有个过于热情的服务员,你每吃一口菜他就跑来问一句“味道怎么样”,烦不烦?
今天我要给你安利Vue里的一个“摸鱼小技巧”:lazy修饰符。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为“懒人”设计的,不过此懒非彼懒,是那种能让代码更优雅、性能更出色的高级懒!
一、为什么需要lazy?先来个灵魂拷问
想象一下,你在开发一个记账本应用。有个输入框用来记录今日煎饼果子支出:
<input v-model="money" type="text">
<p>你输入了:{
{ money }}</p>
数据区很简单:
data() {
return {
money: ''
}
}
现在你开始输入“15”(表示15块钱),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当你输入“1”时,下面立马显示“1”;输入“5”时,又瞬间变成“15”。
看起来很智能对不对?但如果你在watch里监听这个值:
watch: {
money(newVal) {
console.log('金额变了:', newVal)
// 这里可能还有复杂的计算或者API调用
}
}
你会发现,只是输入“15”这两个字符,控制台就输出了两次!第一次是“1”,第二次是“15”。
这就暴露问题了:对于某些场景,我们其实不需要这么“实时”的反馈。比如:
- 搜索框,用户连续输入时没必要每个字符都请求接口
- 表单验证,等用户输完了再验证比中途不停报错体验更好
- 性能敏感场景,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和渲染
这时候,就该请出我们的主角——lazy修饰符了!
二、lazy修饰符是什么?给输入框装个“耐心开关”
简单说,lazy就是告诉Vue:“别那么急嘛,等输入框失焦了再更新数据!”
还是那个记账本的例子,我们加个lazy试试:
<input v-model.lazy="money" type="text">
<p>你输入了:{
{ money }}</p>
现在你再来输入“15”:输入“1”时,下面没反应;输入“5”时,下面还是没反应;直到你点击其他地方让输入框失焦,或者按了回车键——哇,瞬间显示“15”了!
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正常情况下,v-model监听的是input事件(每次输入都触发)。加了lazy后,它改监听change事件(失焦或回车时触发)。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