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基础教程(240)Docker集群网络之Swarm集群:Docker集群网络漫游指南:看Swarm如何让容器们“拉起小手”不迷路

引言:从“单间”到“小区”的通信烦恼

想象一下,当你只有一个Docker容器时,网络通信就像在一个单间里自言自语,简单直接。用个-p 8080:80就把事情搞定了。但当你拥有一个微服务舰队,几十个容器分散在不同的服务器(节点)上时,情况就变成了一个大型小区的邻里沟通问题。

  • 服务A(住在1号楼)想找服务B(住在3号楼)聊个天(发送请求)。
  • 服务B呢,可能还有好几个一模一样的副本(3号楼的101、102、103室),以实现负载均衡和高可用。

这时候,你难道还要挨家挨户地去记门牌号(IP地址)吗?今天这家搬走,明天那家入住,IP地址变来变去,维护起来简直是场噩梦。

别怕!Docker Swarm模式自带“物业管理系统”和“虚拟通信网络”,完美解决了这个“小区通信难题”。今天,我们就来深度游历一番Swarm集群的网络核心,看看它是如何让容器们优雅地“拉起小手”,永不迷路的。

第一章:Swarm网络的核心魔法——Overlay网络

Swarm网络的基石是一种叫做 Overlay Network(覆盖网络) 的技术。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张建立在物理网络之上的“虚拟快递网络”。

  • 物理网络:就是你的真实服务器、网线、交换机组成的道路系统。它只关心IP地址,比如192.168.1.10192.168.1.12
  • Overlay网络:是Swarm在物理网络之上创建的一个逻辑网络。所有加入这个网络的容器,都会获得一个属于这个“虚拟网络”的IP地址。无论这些容器实际运行在哪台物理机上,在它们自己看来,大家都处在同一个局域网内!

它是如何工作的?(魔法揭秘)

Swarm通过一种叫 VXLAN 的技术实现Overlay。简单来说,当住在Node1的容器A想给住在Node3的容器B发送一个数据包时:

  1. 封装:容器A的数据包(目的地址是容器B的虚拟IP)会被Swarm的网络驱动“打包”成一个新的数据包。这个新数据包的外层信封上,写的是Node3物理机的真实IP地址。
  2. 投递:这个“快递包裹”通过物理网络顺利送达Node3。
  3. 拆封:Node3上的Swarm网络驱动拆开包裹,取出里面原始的数据包,并根据虚拟IP地址准确地交给容器B。

整个过程对容器A和B是完全透明的,它们只觉得在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值引力

持续创作,多谢支持!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