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从一场“翻车”事故说起
如果你对上述“翻车”现场感同身受,那么今天的主角——docker-compose create 命令,就是你苦苦寻觅的“避坑指南”和“项目预演大师”。它代表的是一种更冷静、更可控的运维哲学。
一、 “create” 命令是谁?它和“up”有啥不同?
在深入了解 create 之前,我们必须先把它和那个家喻户晓的 up 命令区分开。你可以这样理解:
docker-compose up: 导演的“开机!Action!”
-
- 这是一个复合命令,它一口气做了很多事:构建镜像(如果需要)、拉取镜像、创建网络、创建卷、创建容器,并且最后一步,启动容器。它追求的是最终的结果,是让整个应用栈立刻跑起来。
docker-compose create: 导演的“彩排”
-
- 这是一个精确且专注的命令。它只做一件事:为服务创建容器。当然,为了完成这件事,它也会前置性地完成所需的工作,比如拉取镜像、构建镜像(如果使用了
--build选项)、创建网络和卷。但最关键的是,它在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后,会停下来,绝不会启动容器。
- 这是一个精确且专注的命令。它只做一件事:为服务创建容器。当然,为了完成这件事,它也会前置性地完成所需的工作,比如拉取镜像、构建镜像(如果使用了
核心区别一目了然:
| 动作 |
|
|
| 拉取镜像 |
✅ |
✅ |
| 构建镜像(若配置) |
✅ |
✅ (需 |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6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