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你的Docker患上“容器肥胖症”
还记得你第一次跑起 docker run hello-world 的激动吗?那时的世界清澈明亮。但如今,作为一名勤奋的开发者,你的Docker引擎可能正默默承受着一切:docker ps -a 命令后,一长串的Exited (0)、Exited (137) 容器,像考古地层一样记录着你过去的每一次调试、测试和失败。
它们看似无害,实则正在悄无声息地:
- 侵占磁盘空间:每个停止的容器都会占用其读写层(R/W Layer)的空间。
- 消耗内存资源:Docker守护进程需要管理这些容器的元数据,数量庞大时也是一种负担。
- 制造命名混乱:一大堆
peaceful_curie,angry_goldstine这样的随机名,让你找个容器如同大海捞针。
是时候做一次大扫除了!但删除容器,可不是鲁莽地挥动 rm -rf 的大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成为Docker世界的“分手大师”,学习如何与容器优雅、彻底、安全地“分手”。
第一章:基础分手术——理解 docker rm 的核心机制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核心原则:Docker容器一旦被创建,其文件层(Image Layers)是不可变的。我们删除的,仅仅是容器顶部的可写层(Writable Container Layer)以及相关的元数据(网络、配置等)。
这就像是租房退租。镜像(Image)是精装修的样板间,容器(Container)是你租下的房子。你在里面生活(运行程序)、添置家具(安装软件)、产生垃圾(写入日志)。docker rm 就是退租的过程:清空你所有的个人物品(删除可写层),交出钥匙(释放资源),但样板间(镜像)本身完好无损,下次还能租给另一个人。
基本命令:
docker rm [OPTIONS] CONTAINER [CONTAINER...]
常用选项:
-f, --force: 强制删除一个正在运行中的容器(相当于先踢后删)。- <
Docker容器删除全攻略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