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为什么你的Docker镜像像个“虚胖的胖子”?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你兴高采烈地敲下 docker build -t my-app .,经过一番等待,终于大功告成。然后你下意识地输入 docker images,瞬间被眼前的数字惊得目瞪口呆——1.21GB!?
你的应用代码可能只有区区几十MB,为何镜像却如此庞大?这就好比你要出门散个步,却背上了整个家的家具:冰箱、洗衣机、沙发一个不落。这不仅让你行动迟缓(构建、推送、拉取、部署极慢),还极度浪费体力(服务器存储和带宽)。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缺乏对应用信息的深度搜集与分析。 在构建镜像之前,我们必须要像侦探一样,搞清楚我们的应用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这篇文章,就是你的“侦探手册”。
第二章:情报搜集清单——你的应用“身份证”
在动手构建之前,请拿出你的小本本,收集以下核心情报:
- 基础环境信息:
-
- 运行时: 你的应用是啥语言写的?Python、Node.js、Java还是Golang?需要什么版本?
- 操作系统依赖: 除了运行时,你的应用还需要哪些系统库?例如,一个Python的Pillow库处理图片,可能底层依赖
libjpeg等开发包。
- 项目结构信息:
-
- 工作目录: 你的应用代码期望在镜像的哪个路径下运行?
- 文件清单: 哪些文件是必须的(如
Docker镜像瘦身实战指南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