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runCDocker华丽外衣下的朴素内核
当大家谈论Docker时,往往想到的是华丽的镜像商店、便捷的命令行工具和高效的开发流程。但少有人知的是,所有这些炫目功能都建立在一個极为朴素的核心之上——runC。
简单来说,runC就是一个轻量级的容器运行时工具,它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根据开放容器标准(OCI)创建和运行容器。
这就像一家高级餐厅:顾客看到的是精致的装潢、优雅的侍者和美味的菜肴(Docker),但所有这些都依赖于后厨那个简单但高效的炉灶(runC)。没有炉灶,一切无从谈起。
Docker在2015年做了一次重要的架构重构,将容器运行时功能剥离出来,形成了runC项目。这一举措使得Docker更加模块化,同时也推动了容器标准的形成。
2 为什么需要runC?容器生态的"普通话革命"
在runC出现之前,容器世界有点像春秋战国时期——各家有各家的标准和实现方式。Docker有自家的容器运行时,其他公司也有自己的方案,这导致了容器可移植性的大问题。
runC的出现相当于为容器世界带来了"普通话",它实现了开放容器倡议(OCI) 标准,使得不同公司开发的容器工具能够相互兼容。
2.1 OCI标准的两大部分
- 运行时规范(runtime-spec):定义了容器的运行环境、执行过程和生命周期
- 镜像规范(image-spec):定义了容器镜像的格式、打包和分发方式
runC主要实现了运行时规范,负责解析容器配置、设置隔离环境并启动容器进程。这种专业分工的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容器生态的繁荣。
3 runC的工作原理:命名空间、cgroups和文件系统的三重奏
runC实现容器隔离的核心依赖于Linux内核的三项技术:命名空间(Namespaces)、控制组(cgroups)和联合文件系统(UnionFS)。
3.1 命名空间:容器隔离的魔法边界
命名空间为容器提供了进程隔离的魔法边界,让容器内的进程仿佛运行在一个独立的系统中。Linux提供了多种命名空间类型:
- PID命名空间:隔离进程ID,容器内进程以为自己的PID是1
- Network命名空间:隔离网络设备、端口和协议栈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