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场由“好色”引发的代码革命
在网页设计的广袤宇宙中,RGB和HSL等现代调色方式层出不穷,但有一位老家伙,它其貌不扬,却坚挺地统治着CSS颜色世界的大半壁江山——它就是十六进制颜色代码。
它看起来像是一串被外星人加密过的神秘代码:#6A5ACD(板岩蓝)、#B22222(火砖红)、#FFD700(黄金)。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简直比女朋友说“随便”还要难猜!但别怕,今天,我们就化身“颜色特工”,撬开这串代码的保险箱,看看里面究竟藏着怎样的彩虹。
第一章:解剖!十六进制颜色的“五脏六腑”
这串代码的结构,其实简单得令人发指。它的核心秘密就藏在它的名字和结构里。
1. 格式:要么短小精悍,要么长大全才
你通常会遇到两种格式:
- 三位短格式:
#RGB
-
- 例如:
#F09。这其实是#FF0099的简写形式。浏览器会自动将每一位复制一份扩展成六位。#F09=#FF0099。
- 例如:
- 六位长格式:
#RRGGBB
-
- 这是最最常见的形式,也是我们今天分析的重点。例如:
#FF0099。
- 这是最最常见的形式,也是我们今天分析的重点。例如:
2. 解码:RRGGBB的终极含义
把这六位字符分成三组,就像这样:RR GG BB。
RR:代表红色(Red)的强度GG:代表绿色(Green)的强度BB:代表蓝色(Blue)的强度
这就是著名的RGB色彩模型。所有颜色都是通过红、绿、蓝三色光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
3. 进制:为什么是十六进制?
这是我们理解的关键!为什么不用熟悉的0-100%,而是用奇怪的字母和数字?
- 十进制(Decimal):我们熟悉的0-9,逢十进一。
- 十六进制(Hexadecimal):用16个符号表示,逢十六进一。即: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321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