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识!important:它不是BUG,是“特性”!
在CSS的世界里,有一套严谨而复杂的特异性(Specificity)规则来决定当多个样式规则指向同一个元素时,哪一个会最终胜出。这本来是一个公平的竞技场,选择器们通过自己的“身份权重”(ID、Class、Tag等)一较高下。
然而,总有一些“不合群”的样式,它们就像拥有了尚方宝剑,无论其他规则的优先级多高,都能大喊一声“我最重要!(I'm important!)”,然后强行上位。这,就是!important规则。
它的语法简单粗暴,直接在CSS属性值后加上 !important 即可:
.my-class {
color: red !important; /* 红色,我说了算! */
font-size: 16px;
}
浏览器在解析CSS时,一旦遇到这个标志,就会启动“最高优先级”处理流程。它的权力之大,甚至能覆盖掉行内样式(Inline Styles)!
二、 !important的权力游戏:优先级深度剖析
要理解!important的霸权,我们必须深入CSS的优先级裁决机制:
- 正常优先级计算: 通常是
行内样式 > ID选择器 > 类选择器/属性选择器/伪类 > 标签选择器/伪元素。 - !important的介入: 当
!important出现时,整个游戏规则变了。浏览器会优先处理所有带!important的声明,在这些“重要声明”之间,再按照正常的特异性进行PK。 - 来源的重要性: 如果两个
!important规则特异性相同,那么源代码中后出现的会胜出(遵循层叠规则)。 - 终极大杀器: 如果连
!important之间都难分高下(比如特异性相同且位置相近),那么来自用户样式表(User Stylesheet)中的!important声明,其优先级甚至会高于开发者样式表(Author Stylesheet)中的!important声明。这通常是给用户自定义无障碍样式留下的后门。
我们可以用以下代码来感受一下它的威力:
<!DOCTYPE html>
<html>
<head>
<sty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