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Float的“出道即巅峰”——本来只想安静地绕个文字
在Web的“远古时期”(大约20多年前),网页还是一片“文档流”的净土。所有元素像搭积木一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规规矩矩地排列。
直到有一天,设计师们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能不能让这张图片在左边,让文字像杂志一样环绕着它?”
CSS之父一拍脑袋:“这个需求很合理!”于是,float属性应运而生。它的初衷极其单纯——实现文字环绕效果。就像扔一块磁铁到一盒铁粉里,周围的铁粉(文字)会自然而然地环绕它。
它的取值也非常简单:
left:元素向左浮动,内容环绕其右侧和下方。right:元素向右浮动,内容环绕其左侧和下方。none(默认):不浮动,乖乖呆在文档流里。inherit:继承父元素的浮动属性。
示例1:Float的初心
<!DOCTYPE html>
<html>
<head>
<style>
.img-with-text {
width: 400px;
border: 2px solid #ccc;
padding: 10px;
}
.float-left {
float: left;
margin: 0 15px 5px 0; /* 给它点呼吸空间 */
width: 150px;
height: 100px;
background-color: #f0d0d0;
}
</style>
</head>
<body>
<div class="img-with-text">
<div class="float-left">我是浮动的Div(假装是图片)</div>
<p>这里是很多很多的文字内容... Float属性最初就是为了实现像我这样优雅的文字环绕效果而生的。看,我是不是很自然地环绕在“图片”的右侧和下方?就像杂志的排版一样!</p>
</div>
</body>
</html>
看,这就是Float最纯粹、最美好的样子。
第二章: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一场美丽的“误会”
早期的网页布局非常简单。但当人们想要实现“两栏”、“三栏”这种复杂的报纸式布局时,却发现CSS提供的标准文档流根本无能为力。
就在这时,一群“聪明”的开发者们盯上了float</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14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