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Linux文件基本属性,并附示例
你是否曾兴致勃勃地在Linux终端里输入一条命令,却换来一盆冰冷的冷水——“Permission denied”?你是否对着ls -l命令输出的一串看似天书的字符(比如 -rwxr-xr--)感到一头雾水?
朋友,别慌!这不是系统在针对你,而是你还没有读懂Linux世界里的“社交规则”。每一个文件和目录都像是一个有自己“身份”和“社交圈”的居民。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八卦记者”,深度扒一扒Linux文件的基本属性,让你不仅能看懂,更能玩转这些规则!
第一章:初见——ls -l的输出到底在说啥?
让我们先邀请万能的ls命令登场,加上-l(long listing format)参数,来一份文件详情报告。
$ ls -l
total 16
drwxr-xr-x 2 alice developers 4096 Apr 10 10:35 my_folder
-rw-r--r-- 1 alice developers 132 Apr 10 10:34 my_script.sh
-rwxr-xr-x 1 root root 245 Apr 9 08:21 root_script.sh
这一行输出信息量爆炸,我们可以把它拆解成7个部分,就像一个居民的“身份证信息”:
- 文件类型和权限 (
drwxr-xr-x):第一个字符+9个权限字符。这是我们的重点,稍后深扒。 - 链接数 (
2,1):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个文件有几个“快捷方式”。 - 所有者 (
alice,root):文件的主人,拥有最高管理权。 - 所属群组 (
developers,root):文件所在的“圈子”,这个圈子里的用户享有群组权限。 - 文件大小 (
4096,132):以字节为单位的大小。 - 最后修改时间 (
Apr 10 10:35):最后一次文件内容被改动的时间。 - 文件/目录名 (
my_folder,my_script.sh):这个不用多说了吧。
第二章:深扒核心——“rwx”权限三重奏
现在,让我们
Linux文件权限与属性详解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