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引言——当键盘按下“<”,世界为何没有崩塌?
想象一下,你正惬意地敲着代码,准备用一个帅气的<div>来划分你网页的江山。你轻巧地按下“<”键,期待着浏览器为你构建起一个崭新的布局。
但浏览器却陷入了沉思。
它看着这个“<”号,内心充满了哲学的挣扎:“这个‘<’……用户到底是想让我开始一个新标签呢,还是仅仅想作为一个小于号出现在文本里?”
如果每个“<”都被理解为标签的开始,那你想在网页里写一篇“如果 1 < 2 那么成立”的数学教程,将会变成一场灾难。浏览器会试图寻找一个名为“2”的标签,最终失败并呈现出支离破碎的页面。
为了避免这场人机之间的误解,Web的先驱们发明了一套“摩斯密码”——HTML字符实体(HTML Character Entities)。它们是一套特殊的编码,用来代表那些在HTML中具有特殊含义的字符,或者是你键盘上根本找不到的稀有符号。
简单来说,字符实体就是特殊字符的“替身演员”。当本尊(如<)因为身份特殊(是标签的一部分)不能轻易出场时,或者本尊太罕见(如©)难以请动时,就由它的替身(如<或©)登场表演,确保演出(网页显示)万无一失。
第二章:字符实体速成手册——解码“&”号的神秘派对
一个完整的字符实体由三部分组成:一个&(Ampersand)号开头,一个实体名称(或实体编号),并以一个分号(;)结尾。
它的基本格式长这样:
&entity_name; 或 &#entity_number;
1. 实体名称(好记的绰号)
比如:
<代表 < (less than)>代表 > (greater than)&代表 & (ampersand) —— 对,连它自己也需要替身!©代表 © (copyright) 代表一个不换行的空格 (non-breaking space)
2. 实体编号(精准的身份证号)
它可以是十进制的,也可以是十六进制的(以&#x开头)。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