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Java加密与安全之密钥交换算法
在构建安全的网络应用时,我们常常关注如何对数据进行加密(如使用AES),但一个更根本的问题是:通信双方如何在不安全的信道上,秘密地协商出同一把加密密钥? 这就是密钥交换算法要解决的核心难题。Java加密体系(JCA/JCE)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核心算法原理:跨越公开渠道的“秘密握手”
- Diffie-Hellman (DH):开山鼻祖
DH算法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数学难题。其精妙之处在于,双方无需传输密钥本身,而是通过交换一些公开的参数,各自独立地计算出一个相同的共享秘密(Shared Secret)。即便攻击者截获了所有公开交换的数据,也无法计算出这个秘密。
-
- 工作流程:Alice和Bob同意使用一个大素数
p和一个基数g。然后各自生成一个私钥(a, b),并计算自己的公钥(g^a mod p, g^b mod p)。交换公钥后,Alice用Bob的公钥和自己的私钥计算(g^b)^a mod p,Bob亦然(g^a)^b mod p。根据模幂运算定律,两者结果相等,即为共享密钥g^(a*b) mod p。
- 工作流程:Alice和Bob同意使用一个大素数
- Elliptic Curve Diffie-Hellman (ECDH):现代之选
ECDH是DH算法在椭圆曲线密码学上的应用。它使用椭圆曲线上的点乘运算来代替模幂运算。
-
- 优势:要达到相同的安全强度,ECDH所需的密钥长度远小于DH(例如,256位的ECC密钥相当于3072位的RSA/DH密钥)。这意味着计算更快、带宽占用更少、性能更高,尤其适合移动设备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509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