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设计模式
joker_wqz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JAVA设计模式——工厂方法
定义: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类型:创建类模式类图:工厂方法模式代码[java] view plaincopyinterface IProduct { public void productMethod(); } cl转载 2013-05-21 20:02:57 · 469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别名Wrapper)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类的接口。适配器让原本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合作无间。 要点:1. 适配器模式主要应用于“希望复用一些现存的类,但是接口又与复用环境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在遗留代码复用、类库迁移等方面非常有用。2. 适配器模式有对象适配器和类适配器两种形式的实现结构,但是类适配器采用“多继承转载 2013-05-30 08:19:09 · 583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原型模式(Prototype)
定义: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通过拷贝这些原型创建新的对象。类型:创建类模式类图:原型模式主要用于对象的复制,它的核心是就是类图中的原型类Prototype。Prototype类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实现Cloneable接口。在java语言有一个Cloneable接口,它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在运行时通知虚拟机可以安全地在实现了此接口的类上使用clo转载 2013-08-29 10:22:26 · 637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备忘录模式
定义: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就可以将该对象恢复到原先保存的状态类型:行为类类图: 我们在编程的时候,经常需要保存对象的中间状态,当需要的时候,可以恢复到这个状态。比如,我们使用Eclipse进行编程时,假如编写失误(例如不小心误删除了几行代码),我们希望返回删除前的状态,便可以使用Ctrl+Z来转载 2013-08-29 11:02:48 · 456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享元模式(Flyweight)
等待中。。。转载 2013-08-29 11:19:13 · 403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装饰者模式
我们都知道,可以使用两种方式给一个类或者对象添加行为。 一是使用继承。继承是给一个类添加行为的比较有效的途径。通过使用继承,可以使得子类在拥有自身方法的同时,还可以拥有父类的方法。但是使用继承是静态的,在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子类的行为,我们不便于控制增加行为的方式和时机。 二是使用关联。组合即将一个对象嵌入到另一个对象中,由另一个对象来决定是否引用该对转载 2013-05-23 08:35:07 · 640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创建者模式(builder)
定义: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类型:创建类模式类图:四个要素产品类:一般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对象,也就是说创建对象的过程比较复杂,一般会有比较多的代码量。在本类图中,产品类是一个具体的类,而非抽象类。实际编程中,产品类可以是由一个抽象类与它的不同实现组成,也可以是由多个抽象类与他们的实现组成。抽象建造者:引入抽象转载 2013-08-29 10:12:51 · 621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职责连模式(China of Responsibility)
等待中。。。。。转载 2013-08-29 14:15:16 · 796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状态模式(State)
等待中。。。转载 2013-08-29 14:30:57 · 480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中介者模式(Mediator)
等待中。。。转载 2013-08-29 14:47:57 · 547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定义:定义对象间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当每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类型:行为类模式类图: 在软件系统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需求:如果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某些与它相关的对象也要随之做出相应的变化。比如,我们要设计一个右键菜单的功能,只要在软件的有效区域内点击鼠标右键,就会弹出一个菜单;再比如,我们要设计一个自动部署转载 2013-05-23 07:44:38 · 491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命令模式
定义:将一个请求封装成一个对象,从而让你使用不同的请求把客户端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可以提供命令的撤销和恢复功能。类型:行为类模式类图:命令模式的结构 顾名思义,命令模式就是对命令的封装,首先来看一下命令模式类图中的基本结构:Command类:是一个抽象类,类中对需要执行的命令进行声明,一般来说要对外公布一个execute转载 2013-08-06 13:54:47 · 483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定义: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类型:创建类模式类图:类图知识点:1.类图分为三部分,依次是类名、属性、方法2.以>结尾的为注释信息3.修饰符+代表public,-代表private,#代表protected,什么都没有代表包可见。4.带下划线的属性或方法代表是静态的。5.对类图中对象的关转载 2013-05-23 07:48:03 · 394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抽象工厂
定义:为创建一组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提供一个接口,而且无需指定他们的具体类。类型:创建类模式类图:抽象工厂模式与工厂方法模式的区别 抽象工厂模式是工厂方法模式的升级版本,他用来创建一组相关或者相互依赖的对象。他与工厂方法模式的区别就在于,工厂方法模式针对的是一个产品等级结构;而抽象工厂模式则是针对的多个产品等级结构。在编程中,通常一个产品结构,转载 2013-05-21 20:32:12 · 778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中类的关系
在java以及其他的面向对象设计模式中,类与类之间主要有6种关系,他们分别是:依赖、关联、聚合、组合、继承、实现。他们的耦合度依次增强。1. 依赖(Dependence) 依赖关系的定义为:对于两个相对独立的对象,当一个对象负责构造另一个对象的实例,或者依赖另一个对象的服务时,这两个对象之间主要体现为依赖关系。定义比较晦涩难懂,但在java中的表现还是比较直转载 2013-05-23 08:45:48 · 494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定义:定义一组算法,将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并且使他们之间可以互换。类型:行为类模式类图: 策略模式是对算法的封装,把一系列的算法分别封装到对应的类中,并且这些类实现相同的接口,相互之间可以替换。在前面说过的行为类模式中,有一种模式也是关注对算法的封装——模版方法模式,对照类图可以看到,策略模式与模版方法模式的区别仅仅是多了一个单独的封装类Context,转载 2013-05-23 07:50:25 · 547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
定义: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通俗的说,即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问题由来:类T负责两个不同的职责:职责P1,职责P2。当由于职责P1需求发生改变而需要修改类T时,有可能会导致原本运行正常的职责P2功能发生故障。解决方案:遵循单一职责原则。分别建立两个类T1、T2,使T1完成职责P1功能,T2完成职责P2功能。这样,当修改类T1时,不会使职责P2发生故障风险;同理,当修改T转载 2013-05-23 08:53:20 · 429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3):依赖倒置原则
定义: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二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问题由来:类A直接依赖类B,假如要将类A改为依赖类C,则必须通过修改类A的代码来达成。这种场景下,类A一般是高层模块,负责复杂的业务逻辑;类B和类C是低层模块,负责基本的原子操作;假如修改类A,会给程序带来不必要的风险。解决方案:将类A修改为依赖接口I,类B和类C各自实现接口I,类A通过接转载 2013-05-23 09:03:54 · 434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4):接口隔离原则
定义: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一个类对另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问题由来:类A通过接口I依赖类B,类C通过接口I依赖类D,如果接口I对于类A和类B来说不是最小接口,则类B和类D必须去实现他们不需要的方法。解决方案:将臃肿的接口I拆分为独立的几个接口,类A和类C分别与他们需要的接口建立依赖关系。也就是采用接口隔离原则。举例来说明接口隔离原则:转载 2013-05-23 09:11:48 · 396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5):迪米特法则
定义: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问题由来:类与类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当一个类发生改变时,对另一个类的影响也越大。解决方案:尽量降低类与类之间的耦合。 自从我们接触编程开始,就知道了软件编程的总的原则:低耦合,高内聚。无论是面向过程编程还是面向对象编程,只有使各个模块之间的耦合尽量的低,才能提高代码的复用率。低耦合的优点不言而喻,但是怎么转载 2013-05-23 09:15:17 · 532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6):开闭原则
定义:一个软件实体如类、模块和函数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问题由来:在软件的生命周期内,因为变化、升级和维护等原因需要对软件原有代码进行修改时,可能会给旧代码中引入错误,也可能会使我们不得不对整个功能进行重构,并且需要原有代码经过重新测试。解决方案:当软件需要变化时,尽量通过扩展软件实体的行为来实现变化,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的代码来实现变化。 开闭原则是面转载 2013-05-23 09:16:10 · 408 阅读 · 0 评论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2):里氏替换原则
肯定有不少人跟我刚看到这项原则的时候一样,对这个原则的名字充满疑惑。其实原因就是这项原则最早是在198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姓里的女士(Barbara Liskov)提出来的。定义1:如果对每一个类型为 T1的对象 o1,都有类型为 T2 的对象o2,使得以 T1定义的所有程序 P 在所有的对象 o1 都代换成 o2 时,程序 P 的行为没有发生变化,那么类型 T2 是类型 T1 的子转载 2013-05-23 09:03:07 · 456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模板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是类的行为模式。准备一个抽象类,将部分逻辑以具体方法以及具体构造函数的形式实现,然后声明一些抽象方法来迫使子类实现剩余的逻辑。不同的子类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些抽象方法,从而对剩余的逻辑有不同的实现。这就是模板方法模式的用意。模板方法模式的结构 模板方法模式是所有模式中最为常见的几个模式之一,是基于继承的代码复用的基本技术。 模板方法模式需要开发抽象转载 2013-05-30 08:44:27 · 432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定义:提供一种方法访问一个容器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细节。类型:行为类模式类图: 如果要问java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模式,答案不是单例模式,也不是工厂模式,更不是策略模式,而是迭代器模式,先来看一段代码吧:[java] view plaincopypublic static void prin转载 2013-06-03 22:21:44 · 465 阅读 · 0 评论 -
JAVA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Visitor)
等待中。。。转载 2013-08-29 15:07:55 · 52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