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不少人,在编程的时间迷信于多线程能够提高效率,但很少有人去摸清楚背后的量化模型?
让快有快的理由,慢有慢的道理,在逻辑上有比较严密的证明过程!
我们知道,iperf工具可以测定主机间的网络带宽。
但,如果将iperf用于同一台主机内的网络带宽测试,是否可以从一个视角观察到主机内CPU与内存间带宽极限呢?
我相信,以iperf的成熟和历经风霜,它确实可以做到这点,也是我们普通程序员照猫画虎后,所能达到的高度!
这是本文立论的锚点!
结论先行
- 单核单发处理,已经能够接近或达到硬件平台极限
- 增加并发,会降低每个核的处理带宽,且整体提升也相当有限
对于环回测试,即可认为达到CPU与内存带宽极限
对于远端测试,即可认为达到CPU与外部网卡带宽极限
多线程编程经验
- 从CPU和内存的带宽极限,可以推算内存访问密集型任务的多线程数量上限
- 如果单线程可以满足处理性能,建议单线程处理。可类比Redis的单线程处理的强大能力
- 某些硬件平台CPU和内存的带宽比较低,但cpu核数比较多,多线程编程时,值得警惕消耗内存带宽型线程的数量和分布
iperf测定的内存带宽,远高于网络带宽,存在不同的倍数关系。
简单来看,即使我们程序内部再折腾

本文探讨了如何使用iperf工具测试同一主机内CPU与内存带宽,并揭示了单核多线程对性能的影响。作者指出,尽管多线程可能提高效率,但在资源限制下,单线程性能已接近硬件极限。此外,文章还提供了环回测试和远程测试的带宽上限,并结合实例指导了内存密集型任务的多线程设计策略。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