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
对于一个大一新生来说,能够和这么多学长一起去参加这种全国性的比赛,确实是一件能让我自感荣幸的事。虽然听说多方都不在意即不承认其选拔人才的可能性,而且很多学长都说这个比赛比较水不需要太在意,但这的的确确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大型acm比赛,以至于在临近比赛的时候我的心脏跳出了马达的感觉。
因为某些原因,我被分到了大二组,和8个大二学长以及另外一个新生一组。在比赛前,甚至在整场比赛进行中,我心中唯一一个推我向前的动力,便是不能去拖后腿,当那一截尾巴。
尤其是当我写了约莫半小时的时候,居然还是没有成功的ac掉第一题,那个时候我整个心态都快炸了。感觉会很对不起学长,当断则断,点开了下面的题目,放弃了第一题的20分。
不过写下去才发现,原来第一题才是这块里面最难的题,以至于敲第一题用的时间和L1剩下所有题加起来的时间仅差之谬里。
然后是L2的题,除了第一题题目太长没有看以外,其他三题都还算中规中矩,基本上看完题目就可以写了。
还有一个这个比赛必须要喷的地方,我们机房的电脑都装了cfree,但是是4.0版本的,敲前几个字,后面的不会弹出来,而且变量也没有标识是否正确,最气的是sstream not find,导致我L2的第四题搞了半天才11分。
结束后发现我们组里面最高分是我。。。。。好像178来着,个人觉得还行吧~
当然了,我们队没有拿奖,但是我们学校取得了很好成绩,这点应该完全归功于那些已经站的很高的学长们,同时我也希望几年后的自己也可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反思:
- 比赛的时候,总会想着怎么样快点做完这题换下一题,以至于以一目十行的速度看完题目。但是这个做法是百分百不可取的,像我这次在做第一题的时候,(当然我以为第一题比较水)看了一下输入输出就开始敲代码,血的教训!明明看完题目就可以十几分钟做出来的题目,被我搞了前后加起来近1h才ac
- 这次做的这么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熟悉编译器,比如printf后面的的括号,在cfree 5.0里面敲个‘(’就可以了,但是在4.0就不行。它也不会在输入‘.’的时候弹出结构体里面的内容,全部要手敲
- 因为是手速的比赛,所以很多时候都只注重数量,而忽视了细节。譬如我这次L2第四题在最后一个for循环进行到10就结束了(测试的时候有bug,输出了1000多组数据,那破电脑在这种情况下居然不能上拉看前几组的输出,所以把1000改成了10),如果改成1000至少多8分。最后几分钟我改过来了交上去过半天(最后几分钟系统爆炸)显示编译错误,原来结构体后面少了个分号,那个瞬间真的是气到吐血。。。再交的时候显示比赛结束。这个也是太粗心了,要是最后那次我先编译一下再交就可以拿到那8分了
- 基础知识要熟练。我做L3第一题的时候,先用getline读入到string里面,首先要做的是删除空格,我写了
str.erase(i)
,系统直接给我报错了,真的是垃圾电脑,正常应该是可以运行,但是结果是删除i开始的接下来的所有字符,应该改为str.erase(i,1)
。比赛的时候突然忘记了。(其实电脑正常我肯定可以从运行结果看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