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驱动之--fops的关联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驱动如何将操作注册到文件系统,包括驱动如何与inode交互,以及如何通过文件名找到设备号进而解析出相应的操作函数。重点分析了驱动与文件系统之间的关键链接点,如device_create、device_register等核心函数的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各种驱动形式不过是表象,本质还是把fops注册到inode中。

2.一直没有找到确实的“证据”不过还是有点线索的:device_create->device_create_vargs->

                                 dev_set_drvdata(dev, drvdata)把fops设置到了dev->p->driver_data中          device_register->device_add->devtmpfs_create_node->vfs_mknod这里应该就是终点了


注:前半部分把fops函数数组放到了dev->device_private->driver_data中,后半部分vfs_mknod(nd.path.dentry->d_inode,dentry, mode, dev->devt);建立了设备号与inode名称的映射关系,这样通过文件名可以找到设备号,通过设备号就能找到dev结构,通过dev->device_private->driver_data就能解析出fops,从而给系统调用open时建立file operation


linux平台驱动其实不是真正的“驱动”它只不过做点初始化硬件的事情(在probe函数里)真正操作设备的函数在device结构里。

这里体现了C++类的影子

 

3.简单点说系统调用open会建立一个file结构体,并且通过文件名和路径找到inode结构,并提取i_fop给fops

 

 

4.至于提取的过程

 

static int chrdev_open(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p)
{
 struct cdev *p;
 struct cdev *new = NULL;
 int ret = 0;

 spin_lock(&cdev_lock);
 p = inode->i_cdev;
 if (!p) {
  struct kobject *kobj;
  int idx;
  spin_unlock(&cdev_lock);
  kobj = kobj_lookup(cdev_map, inode->i_rdev, &idx);
  if (!kobj)
   return -ENXIO;
  new = container_of(kobj, struct cdev, kobj);
  spin_lock(&cdev_lock);
  /* Check i_cdev again in case somebody beat us to it while
     we dropped the lock. */
  p = inode->i_cdev;
  if (!p) {
   inode->i_cdev = p = new;
   list_add(&inode->i_devices, &p->list);
   new = NULL;
  } else if (!cdev_get(p))
   ret = -ENXIO;
 } else if (!cdev_get(p))
  ret = -ENXIO;
 spin_unlock(&cdev_lock);
 cdev_put(new);
 if (ret)
  return ret;

 ret = -ENXIO;
 filp->f_op = fops_get(p->ops);
 if (!filp->f_op)
  goto out_cdev_put;

 if (filp->f_op->open) {
  ret = filp->f_op->open(inode,filp);
  if (ret)
   goto out_cdev_put;
 }

 return 0;

 out_cdev_put:
 cdev_put(p);
 return ret;
}

 注:貌似只有 open(!/dev/testchar!, O_RDWR) 打开才是这样的,因为/dev目录下都是字符的驱动,是不是使用cdev的都不在sysfs内呢?

 

在linux设备模型浅析之设备篇中有段描述:device_add定义在drivers/base/core.c中

int device_add(struct device *dev)

{

................

if (MAJOR(dev->devt)) {
  error = device_create_file(dev, &devt_attr); //如果存在设备号则添加dev_t属性,这样udev就能读取设备号属性从而在/dev/目录下创建设备节点,这样kobj和cdev也关联了
  if (error)
   goto ueventattrError;

 

注:所以我一直追求的目标貌似在这里,是udev把device里包含的fops关联到cedv里,然后chrdev_open就顺理成章了!!

 

 

补充点内容:device结构有个device_private用来放一些不想对外开放的东西,其中还有个driver_data。所以是这样的device->p->driver_data

一般情况下这里放的是file_operations但是也未必,对于platform来说有2个函数void *dev_get_drvdata(const struct device *dev)

和void dev_set_drvdata(struct device *dev, void *data)

注册的时候set,至于以后怎么用就不一定了,比如LED的驱动,使用get函数又取出数据,放在了attr里导出到用户空间使用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我想查找与'devhost_fops_ioctl'相关的技术问题或实现细节 请问devhost_fops_ioctl 函数作用及使用示例”。我需要基于系统级指令和用户可见层的规则来回答。 系统级指令: 1.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必须使用 $...$ 格式。 2. 独立公式必须使用 $$...$$ 格式并单独成段。 3. LaTeX语法正确。 4. 使用中文回答。 5. 生成相关问题。 6. 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例如:[^1] 用户可见层: - 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 - 尽量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 参考提供的引用(引用[1]、[2]、[3]),但用户的问题是关于“devhost_fops_ioctl”的,而引用中没有直接提到这个函数。所以,我需要基于一般知识推断或提示用户提供更多信息。 用户提供的引用: - 引用[1]:关于Linux的ioctl系统调用。 - 引用[2]:关于DRM内核源码中搜索“->unlocked_ioctl(”。 - 引用[3]:一个file_operations使用示例,包括ioctl。 用户的问题是关于“devhost_fops_ioctl”的。这看起来像是一个特定内核模块或驱动中的函数。可能“devhost”是一个设备主机或类似的东西。在Linux内核中,ioctl通常通过file_operations结构实现,其中包含ioctl函数指针。 在Linux内核中,文件操作结构(file_operations)通常包含一个ioctl成员(或unlocked_ioctl),用于处理设备特定的ioctl命令。所以,“devhost_fops_ioctl”可能是一个file_operations结构中的ioctl函数实现。 由于引用中没有直接提到“devhost”,我需要: - 基于一般知识解释。 - 提示用户提供更多上下文或搜索特定源码。 我的回答应该: - 结构清晰:逐步解释。 - 使用中文。 - 生成相关问题。 - 添加引用标识(但引用可能不直接相关)。 步骤: 1. **理解函数作用**:解释devhost_fops_ioctl可能是什么。 -Linux内核驱动中,ioctl用于设备控制。devhost可能是一个设备主机驱动,devhost_fops_ioctl是其ioctl处理函数。 - 作用:处理来自用户空间的ioctl命令,执行设备特定的操作。 2. **使用示例**:提供一个通用的示例或基于引用[3]的类似示例。 - 引用[3]有一个ioctl使用示例,我可以改编它。 - 但需要针对“devhost”假设。 3. **生成相关问题**:在最后添加相关问题。 4. **引用**: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引用[1]和[2]讨论ioctl系统调用和实现,引用[3]是用户空间示例。我可以引用它们来支持一般解释。 详细回答结构: - **介绍**:解释ioctl和file_operations。 - **函数作用**:推测devhost_fops_ioctl的作用。 - **使用示例**:提供一个代码示例(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 - **相关问题**:生成几个相关问题。 由于“devhost”不是标准术语,我需要说明这是假设的或基于特定上下文。</think>### devhost_fops_ioctl 函数作用及使用示例 在 Linux 内核开发中,`devhost_fops_ioctl` 是一个典型的设备驱动函数,通常作为文件操作结构(`file_operations`)中的成员出现,用于处理设备特定的输入/输出控制(ioctl)命令。ioctl 是 Linux 系统调用的一种,允许用户空间程序与内核空间设备驱动进行通信,执行设备相关的控制操作(如配置参数、读取状态等)。`devhost_fops_ioctl` 的名称暗示它可能属于一个名为“devhost”的设备主机驱动模块(例如,一个虚拟设备主机或特定硬件抽象层)。下面我将基于 Linux 内核编程原理,逐步解释其作用,并提供使用示例。由于具体实现细节依赖于内核源码和驱动上下文(如未提供完整源码),我将基于一般内核开发实践进行说明[^1][^2]。 #### 1. **函数作用** `devhost_fops_ioctl` 是 `file_operations` 结构中的一个函数指针成员(通常定义为 `.unlocked_ioctl` 或 `.ioctl`),用于响应来自用户空间的 ioctl 系统调用。其主要作用包括: - **处理设备控制命令**:接收用户空间传递的命令(`cmd`)和参数(`arg`),执行设备特定的操作,如读取/设置设备寄存器、管理缓冲区或处理中断。 - **安全性和错误处理**:验证命令的有效性和用户权限(例如,使用 `access_ok()` 检查用户空间内存访问),防止非法操作导致系统崩溃。 - **内核与用户空间桥接**:作为桥梁,将用户请求转发到内核驱动逻辑,并返回结果或错误码(例如,成功返回 0,失败返回负错误码如 `-EINVAL`)。 在 Linux 内核中,ioctl 调用流程通常为:用户程序调用 `ioctl()` → 内核系统调用处理 → 驱动中的 `devhost_fops_ioctl` 执行具体逻辑[^1][^2]。如果 `devhost` 是一个自定义驱动模块,该函数可能处理特定于“设备主机”的命令,如管理虚拟设备队列或模拟硬件行为。 #### 2. **使用示例** 为了清晰展示,我将提供两部分示例:一是内核空间驱动中 `devhost_fops_ioctl` 的实现(基于常见驱动模式),二是用户空间程序调用 ioctl 的代码(改编自引用[3])。假设 `devhost` 驱动已注册一个字符设备(如 `/dev/devhost`),并定义了一些自定义 ioctl 命令。 ##### **内核空间实现(驱动侧)** 在驱动源码(如 `devhost_driver.c`)中,`devhost_fops_ioctl` 通常这样实现: ```c #include <linux/fs.h> // 文件操作结构所需头文件 #include <linux/ioctl.h> // ioctl 命令宏 #include <linux/uaccess.h> // 用户空间内存访问函数 // 定义自定义 ioctl 命令 (cmd),通常使用 _IO, _IOR, _IOW 宏 #define DEVHOST_GET_STATUS _IOR('D', 0x01, int) // 命令:读取设备状态 #define DEVHOST_SET_MODE _IOW('D', 0x02, int) // 命令:设置设备模式 // devhost_fops_ioctl 函数实现 static long devhost_fops_ioctl(struct file *filp, unsigned int cmd, unsigned long arg) { int ret = 0; int kernel_buf; // 内核缓冲区,用于与用户空间交换数据 // 检查命令有效性 if (_IOC_TYPE(cmd) != 'D') { printk(KERN_ERR "devhost: invalid ioctl command type\n"); return -EINVAL; // 返回无效参数错误 } switch (cmd) { case DEVHOST_GET_STATUS: // 模拟读取设备状态(实际中可能从硬件寄存器读取) kernel_buf = 0x1234; // 示例状态值 // 将数据复制到用户空间(arg 指向用户缓冲区) if (copy_to_user((int __user *)arg, &kernel_buf, sizeof(kernel_buf))) { ret = -EFAULT; // 内存复制失败 } break; case DEVHOST_SET_MODE: // 从用户空间读取模式值 if (copy_from_user(&kernel_buf, (int __user *)arg, sizeof(kernel_buf))) { ret = -EFAULT; } else { // 设置设备模式(实际中可能写寄存器) printk(KERN_INFO "devhost: mode set to %d\n", kernel_buf); } break; default: printk(KERN_WARNING "devhost: unknown ioctl command 0x%x\n", cmd); ret = -ENOTTY; // 命令不支持错误 } return ret; // 返回操作结果 } // 定义 file_operations 结构,绑定 ioctl 函数 static struct file_operations devhost_fops = { .owner = THIS_MODULE, .unlocked_ioctl = devhost_fops_ioctl, // 使用 unlocked_ioctl 以支持 SMP // 其他成员如 .open, .read 可省略或添加 }; // 驱动初始化时注册设备 static int __init devhost_init(void) { int ret; ret = register_chrdev(0, "devhost", &devhost_fops); // 动态分配主设备号 if (ret < 0) { printk(KERN_ERR "devhost: device registration failed\n"); } return ret; } module_init(devhost_init); ``` - **说明**: - 使用 `_IOR` 和 `_IOW` 宏定义命令,确保命令唯一性('D' 是类型标识符)。 - `copy_to_user` 和 `copy_from_user` 确保安全的内存访问。 - 错误处理包括返回标准错误码(如 `-EINVAL`),符合内核规范[^1][^2]。 ##### **用户空间使用示例(应用程序侧)** 在用户空间程序(如 `user_app.c`)中,调用 ioctl 与 `devhost` 驱动交互: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sys/ioctl.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DEVHOST_DEVICE "/dev/devhost" // 假设设备节点 #define DEVHOST_GET_STATUS _IOR('D', 0x01, int) // 必须与内核定义一致 #define DEVHOST_SET_MODE _IOW('D', 0x02, int) int main() { int fd, ret; int status; int mode = 0x5678; // 示例模式值 // 打开设备 fd = open(DEVHOST_DEVICE, O_RDWR); if (fd < 0) { perror("open failed"); return -1; } // 调用 ioctl 设置设备模式 ret = ioctl(fd, DEVHOST_SET_MODE, &mode); if (ret < 0) { perror("ioctl SET_MODE failed"); } else { printf("Mode set successfully\n"); } // 调用 ioctl 获取设备状态 ret = ioctl(fd, DEVHOST_GET_STATUS, &status); if (ret < 0) { perror("ioctl GET_STATUS failed"); } else { printf("Device status: 0x%x\n", status); } close(fd); return 0; } ``` - **编译与运行**: - 编译命令:`gcc user_app.c -o user_app` - 先加载内核驱动(使用 `insmod devhost_driver.ko` 创建设备节点),然后运行 `./user_app`。 - **说明**: - 用户程序通过 `ioctl()` 传递命令和参数,驱动中的 `devhost_fops_ioctl` 处理这些请求。 - 此示例基于引用[3]改编,展示了完整的用户空间交互流程[^3]。 #### 注意事项 - **真实环境**:`devhost_fops_ioctl` 的具体实现取决于驱动上下文(如硬件或模拟设备)。如果 `devhost` 是特定项目(如 Android Bionic 或内核模块),建议查阅相关源码(例如,在 Linux 内核源码中搜索 `devhost_fops` 或类似符号)。 - **性能与安全**:在实现时,需注意并发控制(如使用互斥锁)和参数验证,以避免安全漏洞(如缓冲区溢出)。 - **错误排查**:如果函数未定义,检查驱动注册是否正确,或使用 `dmesg` 查看内核日志。 如果您提供更多上下文(如内核版本或驱动源码片段),我可以给出更精确的分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