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APP的未来

探讨了从原生到小程序形式的App发展,分析了生态型App的架构趋势,提出小程序平台开发作为原生App的未来方向,以及生态型App在企业内部的应用优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好久没时间写了,被业务推着走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没有时间静下来沉淀。最喜欢过年前后这段时间,终于有时间安安静静地写代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近2年被大前端的浪潮冲击中,原生app开发何去何从呢?这就要从app发展至今的一个发展史说起了。

技术上:原生->嵌入h5->Hybrid->(Lua、RN、Weex)->小程序

形式上:简单应用->复杂应用(服务分布式、app:模块化、组件化)->平台型app->生态型app

构架上

简单型app:MVC->MVCS->MVCS+基础工具库(一个git仓库)

复杂型app:pod+模块化方案+中间件等(n个git仓库,私有库,业务库等等)不细展开,细说又是长篇大论了。

平台型app:在复杂型app的基础上扩展,开发一系列的工具来支撑,如管理业务组件工具,打包工具等让其平台化,适合多团队并行开发。业务模块边境约束等。

生态型app:是未来的趋势,未来会有更多超大型app的诞生。也是我们现在需要探索之路。现在流行的载体是小程序,也许后面会有更多的解决方案,但是这只是技术上的解决方案。不影响app的趋势。

对从微信小程序火起来后各大公司都开发自己的小程序,让自己的app成为小程序平台,连接更多外部应用。在我看来小程序平台不止是连接外部应用,如果用在大型app设计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设想公司有多条垂直业务线,每个业务线的迭代互不影响,如果每个子业务线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程序,那在公司平台app上加一个入口就完美解决了。为此我还特意破解了几大平台app,发现支付宝和淘宝都有用小程序来开发子业务。

5345384-64b47711e62b9343.jpg
5345384-6038296afaa15cf3.png

这些子业务有些是h5有些是小程序,整体来说小程序的体验要比h5要好。生态型app是趋势,一个app发展到最后不可能还是单一功能,所以要想构架好一个大型app已经不在是模块化组件化就能够解决的事情。小程序平台开发是原生app开发的最终去向,让自己的app像微信一样承载各种各样的小程序在上面运行。每个业务线的miniapp要长成什么样各个业务线自己决定,他们的迭代周期发布周期自己控制,互不影响。

生态型app还有一个很明显的优势,子业务的发布不需要提交应用市场的审核,用户安装也是无感知。如果把它用于企业内部子业务的话,试想整个小程序的发布和规则都是企业内部自己制定的,那一个个子业务的动态发布岂不是都很顺利的进行着。生态型App区别与传统的App,除自身提供的功能外(比如微信的IM功能),更多的功能可以由三方的团队自行完成。除了ToC的超级应用外,也特别适合多团队、跨地域、多供应商的大中型企业使用。生态型App一般提供了一共生的生存环境(运行环境)以及相同的约束(规范和API等),允许不同的团队或个人,在允许的情况下,自行的研发或相同或者不同的移动相关的功能。相关功能运行在一个进程里,相互间独立,且与同在的环境有一定的交互。 

关于如何设计和构架生态型app还在进一步研究中,这里分享一篇不错的文章,大家可以参考一些思路。生态型App的架构实践分享

1. 用户与身体信息管理模块 用户信息管理: 注册登录:支持手机号 / 邮箱注册,密码加密存储,提供第三方快捷登录(模拟) 个人资料:记录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职业) 健康目标:用户设置目标(如 “减重 5kg”“增肌”“维持健康”)及期望周期 身体状态跟踪: 体重记录:定期录入体重数据,生成体重变化曲线(折线图) 身体指标:记录 BMI(自动计算)、体脂率(可选)、基础代谢率(根据身高体重估算) 健康状况:用户可填写特殊情况(如糖尿病、过敏食物、素食偏好),系统据此调整推荐 2. 膳食记录与食物数据库模块 食物数据库: 基础信息:包含常见食物(如米饭、鸡蛋、牛肉)的名称、类别(主食 / 肉类 / 蔬菜等)、每份重量 营养成分:记录每 100g 食物的热量(kcal)、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含量 数据库维护:管理员可添加新食物、更新营养数据,支持按名称 / 类别检索 膳食记录功能: 快速记录:用户选择食物、输入食用量(克 / 份),系统自动计算摄入的营养成分 餐次分类:按早餐 / 午餐 / 晚餐 / 加餐分类记录,支持上传餐食照片(可选) 批量操作:提供常见套餐模板(如 “三明治 + 牛奶”),一键添加到记录 历史记录:按日期查看过往膳食记录,支持编辑 / 删除错误记录 3. 营养分析模块 每日营养摄入分析: 核心指标计算:统计当日摄入的总热量、蛋白质 / 脂肪 / 碳水化合物占比(按每日推荐量对比) 微量营养素分析:检查维生素(如维生素 C、钙、铁)的摄入是否达标 平衡评估:生成 “营养平衡度” 评分(0-100 分),指出摄入过剩或不足的营养素 趋势分析: 周 / 月营养趋势:用折线图展示近 7 天 / 30 天的热量、三大营养素摄入变化 对比分析:将实际摄入与推荐量对比(如 “蛋白质摄入仅达到推荐量的 70%”) 目标达成率:针对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