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函数返回两值的通用实现方法(简单,备忘)

本文探讨了C++中返回两个或多个值的有效方法。介绍了使用结构体、引用传递、std::pair及boost::tuple等手段,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与适用场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个函数返回两值的通用实现方法。。

解决办法,要么定义结构体,然后返回结构体,要么就用指针传参数。

在主函数里,定义一个结构体类型的变量,然后直接用函数返回值赋值就可以了。
typedef struct {
int val1;
int val2;
}dint;

dint foo()
{
    dint tmp;
    tmp.val1 = 100;
    tmp.val2 = 200;
    return tmp;
}
int main()
{
    dint ret;
    ret = foo();
    printf("ret.val1=%d, ret.val2=%d/n", ret.val1, ret.val2);
    return 0;
}

 

yutaooo()的建议:

// 1.
// 这种方案是可行的,但我觉得不太好。
// 通过传引用,然后在foo中修改,再传出给调用方。
// 我觉得不好主要是觉得不自然,感觉上返回,就应该从一个地方出去嘛。
class A;
class B;

void foo(A & a, B & b);

// 2.用结构是可行的,但往往我们不需要这个结构的,所以结构有点生硬。

// 3.我觉得用std::pair比较合适。如:
class A;
class B;

std::pair<A, B> foo();

// 4.多个返回直(2个以上)可以考虑boost::tuple

// 5.多返回直问题在效率上值得考虑下,不过这个很罗嗦,什么返回直优化啦,右直引用啦(c++0x中会引入),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研讨这类问题,需要做些假设:
1、假设你是打算用C++编程而不是用“C风格的C++”编程。
2、尽可能使用标准的东西。
3、尽可能简单,可靠,可能的话优雅。
好,在这些假设之下,我们就可以很明确地决定用法了。
由于有了假设1和假设3,那么在fun()中分配内存的方法不合适。这使fun()的使用复杂化,而且容易出错。因为你在调用完必须记得释放内存。如果fun()是给别人用的,那么这就更麻烦了。
使用结构是不错的想法,但得看你怎么用。绝对不能返回fun()的局部对象,那是自然的。在fun()里new上面也否定了。那么要么通过参数以引用方式传递,要么return 这个结构的实例。
如果希望使用起来优雅些、简洁些,那么return比较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只能return值,不能return引用:
   RetStruct fun()
   {
       RetStruct rt_;
       ...
       return rt_;
   }
因为rt_是局部变量,离开fun就不存在了。
如果考虑到假设2,那么建议你采用yutaooo()的建议,用标准的std::pair<>,以及“准标准”的boost::tuple<>。
最后,return值会降低效率。真的吗?如果你使用的是10年前的编译器,或许会。但现在标准已要求编译器对此进行优化,而多数编译企业遵循了这个要求。所以,放心地用吧。关于这个问题,Meyes曾在《More Effective C++》中有详细地阐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