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blog.youkuaiyun.com/jiangsq12345/article/details/6004007
我接触网络协议也比较久了,不过一直都只懂个皮毛,最近比较深入研究之后终于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也因为网络上各种协议的资料太多但是都比较分散杂乱,所以在这里做点总结,给大家提供一些资料也备自己以后查阅。
鉴于有些朋友没有耐心完全看完整篇文章,所以我先给大家一个相当权威网站,该详细提供了各种网络协议及分析(有这么一个网站足矣)
我下面列举的材料也基本来于此
RFC Sourcebook
http://www.networksorcery.com/enp/default1101.htm
首先让我们从OSI七层结构 说起
OSI/RM即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开放,是指非垄断的。系统是指现实的系统中与互联有关的各部分。
| 层次 |
名称 |
数据格式及行为 |
功能 |
典型设备 |
TCP/IP常见协议 |
| 第七层 |
应用层 Application |
数据Data |
网络服务与使用者应用程序间的一个接口 |
|
NNTP,SIP,SSI,DNS,FTP,Gopher,HTTP,NFS,NTP,DHCP,SMPP,SMTP,SNMP,Telnet,RIP,BGP |
| 第六层 |
表示层 Presentation |
应用程序和网络间的翻译官:对数据加密、解密,图片、文件的编码、解码等 |
|
||
| 第五层 |
会话层 Session |
维持网络上两节点之间建立、维持和终止会话 |
|
||
| 第四层 |
传输层 Transport |
数据组织成数据段Segment |
在机器内部端口间传输数据包 |
|
|
| 第三层 |
网络层 Network |
分割和重新组合数据包Packet |
对IP地址封装解封装(IP跟MAC地址的转换) |
路由器 |
|
| 第二层 |
数据链路层 DataLink |
将比特信息封装成数据帧Frame/及解封装 |
对数据纠错/封装解封装 |

本文总结了OSI七层结构和网络协议,特别是以太网协议的不同帧格式,如Ethernet II、Novell Ethernet、802.3/802.2和Ethernet SNAP。通过分析帧头细节,如MAC地址、类型/长度域,解释了如何区分不同帧。还探讨了以太网帧结构,包括数据包的封装,并举例介绍了使用Wireshark抓取并分析数据包的方法。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746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