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大数据下分页方法

本文对比了两种Oracle分页查询方法的效率,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第一种方法通过限制ROWNUM来减少查询数据量,提高了执行效率;第二种方法则在外层进行数据过滤,效率较低。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工作非常的轻松,只是做了一些小功能oracle显示分页,但是要求随着数据量的加大,不能影响系统的查询速度,这也就是要求小编在所有的解决方案中选择最好的一项。

小编先提供两种常用的分页方法

方法一、

SELECT * FROM 
       (SELECT ROWNUM AS rowno,t.* FROM t_test t 
        WHERE t.rowno <=20) t_table 
WHERE t.rowno >=11

方法二、

SELECT * FROM 
       (SELECT ROWNUM AS rowno,t.* FROM t_test t ) t_table 
WHERE t.rowno between 11 and 20
那么请问哪种方法随着数据量增加,依旧高效实用?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sql中select语句的执行顺序。

查询中用到的关键词主要包含六个,并且他们的顺序依次为

select--from--where--groupby--having--order by

那么执行顺序呢?

From-where-group by—having-select-order by

答案

其实第一种方式,即使数据量变得很大对其执行效率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解析:

这个需要先分析上面两种方式分别执行了几次查询,而且每次的查询结果也需要清楚的了解。

                Oracle可以将外层的查询条件推到内层查询中,以提高内层查询的执行效率。对于第一个查询语句,第二层的查询条件WHERE ROWNUM <= 20就可以被Oracle推入到内层查询中,这样Oracle查询的结果一旦超过了ROWNUM限制条件,就终止查询将结果返回了。而第二个查询语句,由于查询条件BETWEEN 11 AND 20是存在于查询的第三层,而Oracle无法将第三层的查询条件推到最内层(即使推到最内层也没有意义,因为最内层查询不知道RN代表什么)。因此,对于第二个查询语句,Oracle最内层返回给中间层的是所有满足条件的数据,而中间层返回给最外层的也是所有数据。数据的过滤在最外层完成,显然这个效率要比第一个查询低得多。



 

评论 2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Mandy_i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