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ror:headers already sent ->output buffer

本文详细解释了PHP中Header的工作原理及如何避免在输出任何内容前使用Header所导致的问题。介绍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通过配置php.ini文件启用output_buffering;二是使用ob_start()开启输出缓存,配合ob_end_flush()来确保在输出内容前可以正确设置Header。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早就听说," header()之前不能有任何输出"(html文本、echo 、include其它编码格式的文件)


原理:

对于使用HTTP 协议建立的每个请求,Web服务器产生的响应通常包括两个部分 – 标题和主体。

脚本开始执行时,它可以同时发送header(标题)信息和主体信息。 Header信息(来自 header() 或 SetCookie() 函数)并不会立即发送,相反,它被保存到一个列表中。 这样就可以允许你修改标题信息,包括缺省的标题(例如 Content-Type 标题)。但是,一旦脚本发送了任何非标题的输出(例如,使用 HTML 代码块或 print() 调用),那么PHP就必须先发送所有的标题,然后再送出空行,终止 HTTP header,而在此之后才会继续发送主体数据。从这时开始,任何添加或修改标题信息的试图都是不允许的,并会发送上述的错误消息之一。


解决办法:

1、php.ini配置文件里面output_buffering=on

启用output buffering时,在脚本发送输出时,PHP并不发送HTTP header。相反,它将此输出通过管道(pipe)输入到动态增加的缓存中(只能在PHP 4.0中使用,它具有中央化的输出机制)。你仍然可以修改,添加标题行,或者设置cookie,因为标题实际上并没有发送。最简单的情况是,当脚本终止时,PHP将自动发送HTTP header到浏览器,然后再发送输出缓冲中的内容。


2、在整个页面之前,也就是HTTP信息之后,把<?php ob_start(); ?>打开缓存,在脚本结束的时候再用ob_end_flush()关闭缓存。

<?php

ob_start();
echo "Hello\n";

setcookie("cookiename", "cookiedata");

ob_end_flush();

?>
In the above example, the output from echo() would be stored in the output buffer until ob_end_flush() was called. In the mean time, the call to setcookie() successfully stored a cookie without causing an error. (You can not normally send headers to the browser after data has already been sent.)

详情见手册:http://php.net/manual/en/book.outcontrol.php【output buffer部分】


<think>我们正在讨论的是C语言中使用libcurl库设置HTTP请求头的代码片段。 这段代码的作用是向一个curl请求(由decoder->curl表示)添加多个HTTP请求头。 具体来说,它设置了以下头信息: 1. User-Agent: 标识客户端(这里设置为"StreamDecoder/1.0"和"AudioStreamDecoder/1.0") 2. Connection: 设置连接为keep-alive,表示希望保持连接以复用 3. Range: 设置请求的字节范围(这里为0-,表示从0字节开始到文件结束,即整个文件) 4. Accept: 表示接受任何类型的媒体类型(*/*) 但是,请注意代码中有两处设置User-Agent: - 一处是通过curl_slist_append函数将"User-Agent: StreamDecoder/1.0"添加到headers链表中 - 另一处是直接使用curl_easy_setopt设置CURLOPT_USERAGENT为"AudioStreamDecoder/1.0" 这里需要注意:如果同时设置了多个User-Agent头,或者同时使用这两种方式设置,那么最后设置的那个会覆盖之前的。 具体来说: - 首先,通过curl_slist_append添加了一个User-Agent头,值为"StreamDecoder/1.0" - 然后,又通过curl_easy_setopt设置CURLOPT_USERAGENT,这实际上是设置了一个单独的User-Agent头,会覆盖之前通过header链表设置的User-Agent。 因此,最终请求中的User-Agent将是"AudioStreamDecoder/1.0"。 另外,Range头用于请求部分内容,这里设置为"bytes=0-"表示请求从字节0开始到结束的所有内容,即整个资源。这通常用于支持断点续传或者只请求部分资源。 现在,让我们解释一下每一行代码: 1. `decoder->headers = curl_slist_append(decoder->headers, "User-Agent: StreamDecoder/1.0");` 将字符串"User-Agent: StreamDecoder/1.0"添加到headers链表中。curl_slist_append函数会返回更新后的链表头,所以需要将返回值赋给decoder->headers。 2. `decoder->headers = curl_slist_append(decoder->headers, "Connection: keep-alive");` 添加Connection头,值为keep-alive。 3. `decoder->headers = curl_slist_append(decoder->headers, "Range: bytes=0-");` 添加Range头,请求从0字节开始的所有内容。 4. `decoder->headers = curl_slist_append(decoder->headers, "Accept: */*");` 添加Accept头,表示客户端接受任何类型的响应。 5. `curl_easy_setopt(decoder->curl, CURLOPT_USERAGENT, "AudioStreamDecoder/1.0");` 使用curl_easy_setopt设置User-Agent,这个设置会覆盖之前通过header链表设置的User-Agent。 最后,在设置完所有头后,通常还需要将整个headers链表设置到CURLOPT_HTTPHEADER选项中,例如: curl_easy_setopt(decoder->curl, CURLOPT_HTTPHEADER, decoder->headers); 但是,这段代码片段中没有显示这一步,所以可能在其他地方设置了。 总结:这段代码的作用是设置HTTP请求头,包括User-Agent(最终为"AudioStreamDecoder/1.0")、Connection(保持连接)、Range(请求整个文件)和Accept(接受任何类型)。 注意:在设置头信息时,如果使用curl_slist_append,最后一定要记得通过CURLOPT_HTTPHEADER选项将链表设置给curl句柄。 下面给出一个完整的示例,展示如何设置并添加自定义头,然后执行请求:</think>这段代码使用 libcurl 库设置 HTTP 请求头,主要用于流媒体处理场景。以下是详细解释: ### 代码作用解析 ```c decoder->headers = curl_slist_append(decoder->headers, "User-Agent: StreamDecoder/1.0"); decoder->headers = curl_slist_append(decoder->headers, "Connection: keep-alive"); decoder->headers = curl_slist_append(decoder->headers, "Range: bytes=0-"); decoder->headers = curl_slist_append(decoder->headers, "Accept: */*"); curl_easy_setopt(decoder->curl, CURLOPT_USERAGENT, "AudioStreamDecoder/1.0"); ``` 1. **设置 HTTP 请求头** - `curl_slist_append` 构建自定义 HTTP 头链表 - 每个调用添加一个新头到链表 2. **关键头信息作用:** | 头信息 | 值 | 作用 | |--------|----|------| | `User-Agent` | `StreamDecoder/1.0` | 标识客户端类型(被后续覆盖) | | `Connection` | `keep-alive` | 保持 TCP 连接复用 | | `Range` | `bytes=0-` | 请求从字节0开始的完整内容 | | `Accept` | `*/*` | 接受任何类型的响应内容 | | `CURLOPT_USERAGENT` | `AudioStreamDecoder/1.0` | **覆盖**之前的 User-Agent | 3. **特殊行为说明:** - `Range: bytes=0-` 表示请求**整个文件**(区别于部分请求) - 最后设置的 `CURLOPT_USERAGENT` 会覆盖前面设置的 User-Agent - 最终 User-Agent 将是 `AudioStreamDecoder/1.0` ### 典型应用场景 这段代码常见于: 1. **流媒体播放器**:请求完整的音频/视频流 2. **文件下载器**:获取完整文件内容 3. **持续数据流处理**:保持长连接接收实时数据 ### 完整示例代码 ```c #include <curl/curl.h> struct Decoder { CURL* curl; struct curl_slist* headers; }; void setup_headers(struct Decoder* decoder) { // 构建自定义头链表 decoder->headers = NULL; decoder->headers = curl_slist_append(decoder->headers, "User-Agent: StreamDecoder/1.0"); decoder->headers = curl_slist_append(decoder->headers, "Connection: keep-alive"); decoder->headers = curl_slist_append(decoder->headers, "Range: bytes=0-"); decoder->headers = curl_slist_append(decoder->headers, "Accept: */*"); // 应用头设置到CURL句柄 curl_easy_setopt(decoder->curl, CURLOPT_HTTPHEADER, decoder->headers); // 覆盖User-Agent(优先级更高) curl_easy_setopt(decoder->curl, CURLOPT_USERAGENT, "AudioStreamDecoder/1.0"); } // 使用示例 int main() { CURL* curl = curl_easy_init(); struct Decoder decoder = { .curl = curl }; setup_headers(&decoder); // 设置其他选项并执行请求... curl_easy_setopt(curl, CURLOPT_URL, "https://example.com/audio.mp3"); CURLcode res = curl_easy_perform(curl); // 清理 curl_slist_free_all(decoder.headers); curl_easy_cleanup(curl); return 0; } ``` ### 关键点说明 1. **连接复用**:`keep-alive` 减少 TCP 握手开销,适合连续请求 2. **完整内容请求**:`Range: bytes=0-` 明确要求服务器发送完整资源 3. **客户端标识**:最终 User-Agent 帮助服务器识别音频流处理客户端 4. **头设置顺序**:链表方式设置头 → 应用链表到 CURL → 单独设置特殊选项 ### 注意事项 - 结束时必须调用 `curl_slist_free_all()` 释放头链表 - `CURLOPT_USERAGENT` 是独立设置项,优先级高于自定义头 - 实际使用时需添加错误检查(如 curl_easy_setopt 返回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