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泡沫2.0争论

Web泡沫2.0争论 [2006-8-5]
作者:杨云高 出处:董事会杂志
[ 2006-08-01 10:45 ]
摘要:Web2.0热还在升温之际,一位传媒业内人士却表示,“Web2.0快over了!”

博客、播客……Web2.0热还在升温之际,7月4日,新浪博客3.0上线。一位传媒业内人士却对记者表示,“Web2.0快over了!”

  李想、高燃、茅侃侃对这话肯定不以为然。这三个1980年代出生的毛头小伙子,今年5月还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大谈Web 2.0创业,大谈风险投资如何看好,他们断然不能接受这种唱衰论调。

  显然,对Web 2.0乃至目前的互联网是否存在泡沫危机,不同位置的人,看法自然不同。不少人担忧的Web2.0泡沫,还未吹大到破灭,新浪又推出了3.0概念。它是吹了一个更大的泡沫吗?

  “Web2.0热潮,实际上为新一轮互联网泡沫的形成推波助澜。”一位互联网分析师说,Web2.0本身是互联网的一个革命性标志,但问题是,人们的期望太高,太想从中获利了。“这轮互联网泡沫今年底或明年初就会破灭。”他甚至这样预测,而他之所以不愿具名,是因为“这样预测,别人肯定会来质疑你,因为你可能砸了很多人的饭碗。”

  一旦涉及到“饭碗”问题,即使互联网果真存在泡沫,利益相关者看到的也只能是“皇帝的新衣”。对比分析2001年的第一轮互联网泡沫,新一轮互联网泡沫——即Web泡沫2.0,在人们的预料中悄然膨胀。正如17 世纪的郁金香泡沫一样,郁金香在投资人眼里,已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泡沫中的互联网亦然。泡沫是一场游戏,心照不宣的参与者击鼓传花的游戏。

  Web2.0拜物教

  2006年2月23日,《中国Web2.0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正式发布。报告表明,普通互联网用户对Web2.0知者甚少,73.3%被调研者不了解Web2.0。

  一个在2006年仍为多数人所陌生的Web2.0概念,何以在2004年就发热、2005年热得发烫呢?

  所谓Web2.0,最初由O’Reilly媒体公司总裁兼CEO提姆·奥莱理提出,他认为源于用户贡献的网络效应,是在Web2.0时代中统治市场的关键。到现在为止,对Web2.0的理解仍存在很大分歧。

  在多数人眼里,Web2.0与博客可画约等号。一种被使用较多的定义是,Web2.0是以Blog(博客)、SNS(社会网络)、RSS(聚合内容)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靠xml、ajax等新技术实现的新一代互联网模式。

  2005年10月,旧金山人声鼎沸的Web2.0会议上,摩根士丹利的互联网投资女皇Marry Meeker用她鼓动性的语气说:“变化才刚刚开始,我们相信头十年互联网商业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在演习,机会与变革将会非常巨大。”而英国皇家电视协会、BBC总经理Thompson则口气沉重地说:“令人震惊的时刻到了,数字化浪潮的第二波远比第一波更具破坏性,传统媒体的基础将受到猛烈冲击,把我们席卷出广播之外。”

  是时,Google发布了典型带有Web2.0色彩的搜索服务“Co-op”和“Note Book”、新闻集团又开始了一轮Web2.0收购运动、博客书(Blooks)在美国异常繁荣,投资高潮在美国进行得如火如荼。Web2.0点燃了更多巨头的网络热情,BBC宣布放弃传统广播业务决定完全数字化再造,甚至美国的可口可乐、耐克、柯达都宣布建设自己的社会性网站来加强客户服务。

  这种对Web2.0的狂热,半年后在中国续演。2006年4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首届Web2.0年会上,满眼都是正在找投资的小网站创办人。很多人加入了这场全球性的运动。马云率领雅虎中国亮帜Web2.0,央视国际网宣布重组,甚至新一轮社会性网站的建设也都围绕着一个核心“Web2.0”。

  在这种狂热中,总会有一些理论被相机抛出来,以达到用理性来加固这种非理性狂热。摩根士丹利用技术性的语言,把这种再造描绘为“UGC(用户产生内容)/个性化/社区化”,鼓吹者还搬出哲学家库恩的“范式转换”,指出“Web2.0”以及金融、传媒、娱乐业在内的新经济也在面临着一次“范式转换”。他们描绘说,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60-90年代,再到2000年以来,一共发生了三次重大的价值演进,经营焦点由“公司-竞争-消费者”逐步演进,商业模式按“生产型-市场型-体验型”演进,经营重心是“大众-细分群体-一对一模式”,消费者角色则由顾客变成了参与者。

  必须承认,互联网经济确是“理念经济”,“门户”、“搜索”、“竞价排名”、“电子商务”等等,一个新理念可以催生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和一批成功企业。像美国的flickr、Myspace、Youtube、Facebook,中国的猫扑、网友、土豆、豆瓣、博客网,也的确激发了更多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很多没毕业的大学生,凭借点子和技术搞个小网站,再贴上Web2.0的标签,就跑到今年4月的中国首届Web2.0年会上找钱,期待成为下一个丁磊。

  聪明如高燃者,自然不会错过Web2.0概念,他将Mysee直播网的web TV业务形容为Web2.0与TV的私生子。

  各支创业细流的交汇,冲撞出Web2.0泡沫,并进而推动Web泡沫2.0 的形成。

  没有天使,只有资本魔杖

  创办Mysee.com的高燃,在主流媒体的报道下,一下成为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他目前的成功,不得不提及一个人——江苏远东集团的老板蒋锡培。

  在蒋的默契配合下,高燃像祥林嫂一样,重复诉说了一个动人的创业故事。情节简介如下:大学时代的高燃即表现出社会、商业活动的天赋,他曾拿着创业计划书游说杨致远,欲得到雅虎的投资,未遂。后又转攻有私交的蒋锡培,但远东公司董事会经过讨论后认为,投资高燃的项目存在风险,予以否决。既然公司不投资,蒋锡培索性自掏腰包,支助高燃100万元创业。

  蒋的身份一下转为天使投资。天使投资人(ANGEL) 源自美国,指为新创业的公司提供风险资金的个人。在硅谷的投资体制中,一些机构专注于后期投资,一些机构专注于前期投资,但在前期之前,还有一个天使投资。越往后期,公司越成规模,团队越成熟,风险就越小,但回报率也相应越低。

  蒋锡培投资高燃后有什么回报呢?至少,高燃的创业故事,为蒋锡培做了免费的、高美誉度的广告,这个广告的价值或许已超过100万元。至于蒋与高今后如何商业双赢,另当别论。

  蒋锡培是个特例,他实际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天使投资人。正如慧聪董事长郭凡生评价,蒋这个投资不叫天使投资,而叫慈善投资。他反问蒋锡培说,“如果你只有一百万,你会给他吗?”

  显然不会。因为蒋锡培钱多了,所以有了Mysee的顺利开张。同理,因为资本多了,Mysee们也如雨后春笋。互联网第二波热潮的背后推力,是钱。

  “今年下半年至少会有30亿美元投入中国。”3721创始人、天使投资人周鸿说,“据我所知,现在有不下30个基金进入中国。每家基金都会有1亿至2亿美元的份额。”

  再往前推,2005年Web2.0大热时的第四季度,每个月就有不少于1亿美金的风险投资(VC)落入本土创业企业的口袋。来自硅谷的DCM将其全球投资额的20%-30%投入中国,仅软银赛富一家VC就在2005年对15家公司投入2亿美金。

  2006年一季度,超过40家国际VC进入国内,投资总额达到26亿元,15个互联网投资案例的投资金额近1.5亿美元(约为12亿元人民币),占整个投资金额的一半。这些数据出自第三方调研机构清科公司的一份报告。报告显示,2005年共有233家本土企业获得总计10.57亿美元的创业投资。海内外创投机构在这一年为中国市场的新募基金达40亿美元,创下中国创投史纪录。继美国、以色列之后,中国成为第三大创业国和风险投资国。

  中国故事,正成为投资机构在美国募资时的主打牌。就像创业者要说服他们一样,他们也须在海外像祥林嫂一样重复中国概念,并辅以盛大、百度、分众、尚德的榜样力量。

  在经历2000年的互联网高潮和随后的泡沫破灭后,2003年,携程的成功上市标志着互联网业和风投业的复苏。2004、2005两年,第一波VC基本投完,2004年是VC回收投资最多的一年,达8亿美元,2005年则是VC募钱最多的一年,达40亿美金,这成了第二波VC投放的开始。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际热钱大量涌入,除了进入房地产等领域,这些热钱也部分乔装为VC,投向Web2.0概念的互联网公司、通信、生物化工以及新材料等行业。业界笑传:从硅谷飞北京、上海的商务舱里,坐的都是VC,上亿美金在中国上空盘旋,伺机着陆。钱太多了,好的投资项目就显得少了,于是出现VC们为争项目而相互开火的闹剧。

  VC行业内部也在加快整合。来自DFJ、联想投资、华登的人组建了红杉中国,一伙英特尔创投出来的人自立门户,原软银亚洲的董事总经理黄晶生加盟BainCapital,周鸿一、沈南鹏、古永锵、林欣禾等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纷纷加入VC,甚至原属半官方人物的田溯宁也离开网通自创VC。

  面对滚滚资金相催,滚石移动、A8、亿友、猫扑等互联网明星自不待说,一些后起新秀如精品学习网、Wealink、碰碰网也在一夜之间冒出来,Mysee仅是其中之一。高燃也宣称自己获得千万美金级的投资,并且“有四五家公司在找我们,我们看是找哪一家”。这种“忽悠”可信度虽不高,但至少让人感觉,钱真的太多了!

 
内容概要:本文档提供了关于“微型车间生产线的设计与生产数据采集试验研究”的毕业设计复现代码,涵盖从论文结构生成、机械结构设计、PLC控制系统设计、生产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有限元分析、进度管理、文献管理和论文排版系统的完整实现。通过Python代码和API调用,详细展示了各个模块的功能实现和相互协作。例如,利用SolidWorks API设计机械结构,通过PLC控制系统模拟生产流程,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生产数据的采集和异常检测,以及利用进度管理系统规划项目时间表。 适合人群:具有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或计算机编程基础的学生或研究人员,尤其是从事智能制造领域相关工作的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学生或研究人员快速搭建和理解微型车间生产线的设计与实现;②提供完整的代码框架,便于修改和扩展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③作为教学或科研项目的参考资料,用于学习和研究智能制造技术。 阅读建议:此资源不仅包含详细的代码实现,还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如机械设计、电气控制、数据分析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建议读者结合实际操作,逐步理解每个模块的功能和原理,并尝试调整参数以观察不同设置下的系统表现。同时,可以参考提供的文献资料,深入研究相关理论和技术背景。
本次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管理网站,按照用户的角色可以分为教师与学生,后台设置管理员角色来对学生的信息进行管理。,设计如下: 1、后台管理系统 后台管理系统主要是为该系统的管理员提供信息管理服务的系统,具体包括的功能模块如下: (1)管理员信息管理 (2)教师信息管理 (3)学生信息管理 (4)健康信息统计(图形化进行健康,亚健康等学生的信息数量统计) 2、教师角色的功能模块设计 教师角色所需要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了如下的一些内容: (1)个人资料修改 (2)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录入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身高、体重、肺活量、视力等生理指标以及运动能力、身体成分、骨密度等健康指标,并且设置健康,亚健康状态 (3)学生健康建议:根据体质信息,进行学生健康的建议 (4)健康预警:对健康出问题的学生,进行健康预警 (5)饮食和锻炼情况管理,查看 3、学生角色 学生角色可以通过该信息网站看到个人的基本信息,能够看到教师给与学生的健康建议等,功能模块设计如下: (1)个人资料修改 (2)我的健康建议查看 (3)我的健康预警 (4)饮食和锻炼情况管理,记录平时的饮食和锻炼情况 完整前后端源码,部署后可正常运行! 环境说明 开发语言:Java后端 框架:ssm,mybatis JDK版本:JDK1.8+ 数据库:mysql 5.7+ 数据库工具:Navicat11+ 开发软件:eclipse/idea Maven包:Maven3.3+ 部署容器:tomcat7.5+
网站前台: (1)站内新闻:及时发布康复中心动态、行业资讯等,让用户了解最新消息。 (2)用户注册,登录:支持用户注册新账号并登录系统,开启预约等操作。 (3)科室介绍:详细介绍康复中心各科室,含功能、特色治疗等信息。 (4)医生列表,详情:展示医生信息,如履历、擅长领域,助用户选医生。 (5)老年生活风采:呈现老年人康复生活照片等,展示康复后的精彩状态。 (6)预约入院:用户填写姓名、电话等信息,提交入院预约申请。 网站后台: 管理员 (1)管理员密码修改:管理员可自主修改登录密码,保障账号安全。 (2)用户注册管理,审核:对新用户注册信息审核,确保信息真实合规。 (3)站内新闻管理:发布、编辑、删除站内新闻,把控资讯更新与质量。 (4)科室信息管理:维护科室信息,包括介绍、设备等内容的增删改。 (5)医生信息管理:管理医生资料,可更新履历、擅长方向等信息。 (6)老年生活风采管理:上传、整理、替换老年生活风采相关展示内容。 (7)预约入院管理:处理用户入院预约,安排入院时间和流程。 用户 (1)用户资料修改:用户可修改个人注册资料,保证信息准确性。 (2)我的预约住院结果:查询预约入院审核结果,了解住院安排情况。 完整前后端源码,部署后可正常运行! 环境说明 开发语言:Java后端 框架:ssm,mybatis JDK版本:JDK1.8+ 数据库:mysql 5.7+ 数据库工具:Navicat11+ 开发软件:eclipse/idea Maven包:Maven3.3+ 部署容器:tomcat7.5+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