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ussDB关键技术原理:高弹性(六)
</div>
</div>
<article class="baidu_pl">
<div id="article_content" class="article_content clearfix">
<link rel="stylesheet" href="https://csdnimg.cn/release/blogv2/dist/mdeditor/css/editerView/kdoc_html_views-1a98987dfd.css">
<link rel="stylesheet" href="https://csdnimg.cn/release/blogv2/dist/mdeditor/css/editerView/ck_htmledit_views-704d5b9767.css">
<div id="content_views" class="htmledit_views">
<p>书接上文<a href="https://blog.youkuaiyun.com/GaussDB/article/details/141962136?spm=1001.2014.3001.5501" title="GaussDB关键技术原理:高弹性(五)">GaussDB关键技术原理:高弹性(五)</a>从日志多流和事务相关方面对hashbucket扩容技术进行了解读,本篇将从<strong>扩容实践</strong>方面继续介绍<a href="https://so.youkuaiyun.com/so/search?q=GaussDB&spm=1001.2101.3001.7020" target="_blank" class="hl hl-1" data-report-click="{"spm":"1001.2101.3001.7020","dest":"https://so.youkuaiyun.com/so/search?q=GaussDB&spm=1001.2101.3001.7020","extra":"{\"searchword\":\"GaussDB\"}"}" data-tit="GaussDB" data-pretit="gaussdb">GaussDB</a>高弹性技术。</p>
5 扩容实践
5.1.1 TPC-C
TPC-C(全称Transaction Processing Performance Council Benchmark C),是一套衡量联机交易处理系统(OLTP系统)的基准测试集。它于1992年8月首次发布,最终取代了早先的TPC-A成为事实上的行业标准。当前的最新版本是5.11, 发布于2010年2月。
TPC-C是以在线零售业公司为例设计的一种数据模型。每个仓库的数据量约为 76.823 MB。TPC-C涉及9张表,包含了新订单的生成(NewOrder)、支付操作(Payment)、订单状态查询(OrderStatus)、配送发货(Delivery)和库存状态查询(StockLevel)5类业务事务模型。5类业务的占比是可以由用户通过配置文件自定义的。
TPC-C的评测指标是每分钟处理的业务量(transactions per minute, tpmC),又称作流量指标(throughput)。本指标越大表示系统性能越高。首次发布的评测记录是1992年11月由IBM AS/400系统创造的,当时的结果是54 tpmC。到2000年左右,高端机器的平均记录是240万tpmC。许多公司为了获得这样的记录而构建了大量机器组合而成的系统。当前的最新记录是在2020年由云计算创造的7.073亿tpmC。
另外,TPC-C还可以通过系统性能价格比(cost-per-tpmC)的方式来体现,即测试系统报价(美元)与流量指标的比值。在获得相同的tpmC值的情况下,系统报价越低越好。当前许多小型本地系统旨在降低系统性能价格比而不懈努力。
BenchmarkSQL是一款基于JDBC实现的类似于OLTP的TPC-C标准测试工具,目前支持的数据库有:PostgreSQL、Oracle、Firebird。由于openGauss的接口与PostgreSQL兼容性较好,所以也可以使用该工具对openGauss数据库进行TPC-C测试。
5.1.2 Sysbench
Sysbench是一款开源的多线程脚本工具,适用于Linux系统。Sysbench是C语言的二进制文件,使用Lua脚本执行基线测试,主要用于测试数据库系统。
Sysbench允许在命令行中指定测试类型,包括:
-
oltp_*.lua: 测试OLTP型数据库性能(使用自定义Lua脚本)
-
cpu: 测试CPU性能
-
fileio: 测试文件输入/输出性能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38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