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间通信之消息队列篇

本文介绍了Linux系统中的消息队列,作为System V IPC的一部分,消息队列提供了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内容涵盖消息队列的概念、特点、限制以及相关的函数接口msgget、msgsnd、msgrcv和msgctl的使用。通过示例,阐述了如何利用消息队列实现回显服务器,强调了其双向通信、面向数据块和自带同步互斥的特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System V包含三种IPC机制(消息队列、信号量和共享内存),通常称为System V IPC。后来被收录到Unix的XSI标准之中故又称为XSI IPC。所以当你看到System V IPC 和 XSI IPC的时候实际上指的是同一种东西。
在Linux中,描叙这几种System V IPC对象的数据结构中都包含一个ipc_perm结构,这个结构中包含了对象的所有者,创建者和进程的用户ID,组ID,还包括对象的访问权限和IPC对象关键字(键值).__key是ipc对象(消息队列、信号量和共享内存)对应的句柄,是IPC对象的唯一标识符。
三种IPC机制都有对应的结构体,这些结构体中有一个共同的成员就是这个ipc_perm,用来标识IPC对象的权限。

ipc_perm
        这是一个结构体。他的英文含义是:ipc permission(IPC权限)
struct ipc_perm {
    key_t          __key; /* key */
    uid_t          uid;   /* 所有者的有效用户ID */
    gid_t          gid;   /* 所有者的有效组ID */
    uid_t          cuid;  /* 创造者的有效用户ID */
    gid_t          cgid;  /* 创造者的有效组ID */
    unsigned short mode;  /* 权限 */
    unsigned short __seq; /* 可忽略 */
};

消息队列的结构

struct msqid_ds {
        struct ipc_perm msg_perm;    /* IPC对象结构体 */
        struct msg *msg_first;       /*消息队列头指针*/
        struct msg *msg_last;        /*消息队列尾指针*/
        __kernel_time_t msg_stime;   /*最后一次插入消息队列消息的时间*/
        __kernel_time_t msg_rtime;   /*最后一次接收消息即删除队列中一个消息的时间*/
        __kernel_time_t msg_ctime;   /* 最后修改队列的时间*/
        unsigned long  msg_lcbytes;  /* Reuse junk fields for 32 bit */
        unsigned long  msg_lqbytes;  /* ditto */
        unsigned short msg_cbytes;   /*队列上所有消息总的字节数 */
        unsigned short msg_qnum;     /*在当前队列上消息的个数 */
        unsigned short msg_qbytes;   /* 队列最大的字节数 */
        __kernel_ipc_pid_t msg_lspid;/* 发送最后一条消息的进程的pid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