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思维总结(2)-----跳跃性思维:不按套路出牌
【回顾】
上一章节聊到了,测试人员安身立命的核心能力和价值,以及比较思维,本章继续聊测试探索中的思维:跳跃性思维。
回想起十年之前,还在HW做测试的时候,测试团队墙壁上挂着这样一个标语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用户想咋用咋用、用户爱咋测咋测…”
这表现了对产品质量的极高最求和自信…,华为对质量的高要求助力着企业的高速发展。
反观“敏捷”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打着需求实例化、快速迭代的幌子…实则是对质量的漠视。
Later is Never…请保持对质量的敬畏之心,守护测试人员的尊严…当特斯拉这样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在用快速迭代的方式堂而皇之向用户交付缺陷产品时,“刹车门事件”信任他的用户正在用生命为他的迭代在买单…
敏捷不应该成为对低质量产品的台阶和理由…
1.2跳跃思维:不按套路出牌:
迫于思维习惯、交付压力等诸多因数,开发人员总寄希望于用户会以一个固定的流程、标准化的的动作去使用交付的软件。**“用户不会这么去用的…”**是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PK的常用话术,但他是否真的认真做过有效的用户画像呢?
而测试人员就应该把三类九等的习惯都充分考虑:
有的用户习惯于页面鼠标点击、有的用户习惯快捷键,更甚者可能习惯用命令行…
访问同一个功能不同用户会有不同的导航路径,而一个黑客甚至会考虑跳过或者绕过…
是的,为了省事,开发人员可以为软件和功能考虑大量的操作约束和条件,然而约束本身也是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