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祝明天高考的同学考出水平,不要发挥失常就好~去年我在想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考完就能玩啦~~~
进入正题:
学习Java三个多星期了吧,每个星期两三次课(期末考试比较多……搞的时间比较分散……)
把我所理解的Java一些知识做一下总结:
1.和C语言一样,我们的代码和机器所运行的程序不是一个文件,而是要经过编译器的翻译,C语言是以.c文件来保存代码,再转化为.obj来让机器去执行,Java语言则是以.java保存代码,然后再由编译器翻译成.class文件来执行。
2.听老师说,发明Java的人以前就是搞C语言的,发明Java就是为了让任何不同的设备都能用一样的程序或者只改动一点的程序来控制(查了资料,确实是这样),所以Java和C有很多相通之处。
比如基本的数据类型都是整型(int)、实数(double双精度浮点型、float浮点型)、字符型(char)、布尔型(boolean 只有0和1)
3.软件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模拟(至少大部分是这样的),所以编程就可以想象成为在写一个报道来描述现实。不同的是C语言是“面向过程编程“(描述事件如何发生,步骤是什么)而Java语言是“面向对象编程”(事件的主题是一个对象,例如张三要干什么,李四要干什么等等)。“物以类聚”现实生活中,不同对象是有一定的共同点的,这样就把他们划为一类,Java中的“类”的概念就与这相似,把不同对象的共有属性或者都要做的事(方法)写到一个类里面。
4.如何定义一个类呢?
如下段代码所示:
public class 类的名字{
private 属性
public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
方法;
}
}
5.我们创建了一个类,那如何创建该类中的一个对象呢?
在Java中,如果我们说张三是个学生的话,我们这么说
学生 张三 = new 学生()
代码如下
Student Zhang3 = new Student();
(当然我们之前要有Student这个类)
6.现实中,我们规定男人(类)只能进男厕所,而不能进女厕所(忽略那些不守规矩的……囧……电脑只会按照规矩来)
同样的,程序中,如果我们创建的一个对象是属于A类的,那么就只能具有A类中规定的属性以及使用A类中的方法。
7.刚才说到了创建一个对象,但是在Java中是用什么创建对象的呢?那就是用“构造器”创建,调用那个构造器的关键字就是“new” 我现在接触到的构造器有两种,一种就是默认的,没有传入参数的构造器,一种就是传入某个或某几个参数的构造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会要求通过构造器在不同的类中传递参数(C语言中是靠指针在主函数与自定义函式中传递参数的,功能差不多)
那如何改变构造器方法呢?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类名{
//无参数构造器方法
public 类名(){
方法1;
}
//传入参数的构造器方法
public 类名(参数1类型 参数1名称,参数2类型 参数2名称……) {
方法2;
}
}
电脑将根据传入参数的类型来确定调用哪种方法~
8.现实生活中,类与类之间的关系可能并不是相互完全独立的,有很多会有交集,比如学生类和大学生类,学生的特点在大学生上面都有,但是大学生的特点在学生上就不一定都有。在Java里,这叫做大学生类继承了学生类。
继承的好处很明显~可以少抄不少代码
类的继承通过"extendes"关键字实现,例如:
public class 子类 extends 父类 {
子类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