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这个注解是为了堵住漏洞用的。曾经有黑客通过构造双重反射来提升权限,原理是当时反射只检查固定深度的调用者的类,看它有没有特权,例如固定看两层的调用者(getCallerClass(2))。如果我的类本来没足够权限群访问某些信息,那我就可以通过双重反射去达到目的:反射相关的类是有很高权限的,而在 我->反射1->反射2 这样的调用链上,反射2检查权限时看到的是反射1的类,这就被欺骗了,导致安全漏洞。使用CallerSensitive后,getCallerClass不再用固定深度去寻找actual caller(“我”),而是把所有跟反射相关的接口方法都标注上CallerSensitive,搜索时凡看到该注解都直接跳过,这样就有效解决了前面举例的问题
作用
Reflection.getCallerClass()加了@CallerSensitive注解后,能够跟踪到最初的调用者。例如 method-1 -> method-2 -> method-3 -> method-4 -> Reflection.getCallerClass,最终返回的是method-1
@CallerSensitive能够堵住反射的漏洞,当你尝试用反射调用Reflection.getCallerClass(),结果会抛出异常
@CallerSensitive学习笔记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2-09-22 11:29:5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