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文源代码点此下载
======================================================
本地存储解决方案很多,比如flash sharedobject、google gears、cookie、dom storage、user data、window.name、silverlight、open database等。
借用网上的一张图来看下目前主流的本地存储方案:
cookie: 在web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局限性非常明显,容量太小,有些站点会因为出于安全的考虑而禁用cookie,cookie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安全,cookie 的内容会随着页面请求一并发往服务器。
flash sharedobject: 使用的是kissy的store模块来调用flash sharedobject。flash sharedobject的优点是容量适中,基本上不存在兼容性问题,缺点是要在页面中引入特定的swf和js文件,增加额外负担,处理繁琐;还是有部分机子没有flash运行环境。
google gears: google的离线方案,已经停止更新,官方推荐使用html5的localstorage方案。
user data: 是微软为ie专门在系统中开辟的一块存储空间,所以说只支持windows+ie的组合,实际测试在2000(ie5.5)、xp(ie6、ie7),vista(ie7)下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在xp下,一般位于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userdata,有些时候会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userdata。在vista下,位于c:\users\用户名\appdata\roaming\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userdata;单个文件的大小限制是128kb,一个域名下总共可以保存1024kb的文件,文件个数应该没有限制。在受限站点里这两个值分别是64kb和640kb,所以如果考虑到各种情况的话,单个文件最好能控制64kb以下。
localstorage: 相对于上述本地存储方案,localstorage有自身的优点:容量大、易用、强大、原生支持;缺点是兼容性差些(chrome,safari, firefox,ie 9,ie8都支持 localstorage,主要是ie8以下版本不支持)、安全性也差些(所以请勿使用localstorage保存敏感信息)。
主要说说localstorage和userdata:
userdata
基本语法 :
xml:
html:
script:
object.style.behavior = “url(‘#default#userdata’)”
object.addbehavior (“#default#userdata”)
属性:
expires 设置或者获取 userdata behavior 保存数据的失效日期。
xmldocument 获取 xml 的引用。
方法:
getattribute() 获取指定的属性值。
load(object) 从 userdata 存储区载入存储的对象数据。
removeattribute() 移除对象的指定属性。
save(object) 将对象数据存储到一个 userdata 存储区。
setattribute() 设置指定的属性值。
要使用userdata存储功能,必须先建立一个html标签,然后将behavior:url(‘#default#userdata’)样式属性加上去,等于说userdata是寄存于html标签的,当然不是所有标签都是可以的,仅限于部分标签。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可以访问msdn的《userdata behavior》 。
这里封装一些方法:
01
var userdata = {
02
userdata : null,
03
name : location.hostname,
04
//this.name = "css88.com";
05
06
init:function(){
07
if (!userdata.userdata) {
08
try {
09
userdata.userdata = document.createelement('input');
10
userdata.userdata.type = "hidden";
11
userdata.userdata.style.display = "none";
12
userdata.userdata.addbehavior ("#default#userdata");
13
document.body.appendchild(userdata.userdata);
14
var expires = new date();
15
expires.setdate(expires.getdate()+365);
16
userdata.userdata.expires = expires.toutcstring();
17
} catch(e) {
18
return false;
19
}
20
}
21
return true;
22
},
23
24
setitem : function(key, value) {
25
26
if(userdata.init()){
27
userdata.userdata.load(userdata.name);
28
userdata.userdata.setattribute(key, value);
29
userdata.userdata.save(userdata.name);
30
}
31
},
32
33
getitem : function(key) {
34
if(userdata.init()){
35
userdata.userdata.load(userdata.name);
36
return userdata.userdata.getattribute(key)
37
}
38
},
39
40
remove : function(key) {
41
if(userdata.init()){
42
userdata.userdata.load(userdata.name);
43
userdata.userdata.removeattribute(key);
44
userdata.userdata.save(userdata.name);
45
}
46
47
}
48
};
localstorage
非常通俗易懂的接口:
localstorage.getitem(key):获取指定key本地存储的值
localstorage.setitem(key,value):将value存储到key字段
localstorage.removeitem(key):删除指定key本地存储的值
留意localstorage存储的值都是字符串类型,在处理复杂的数据时,比如json数据时,需要借助json类,将json字符串转换成真正可用的json格式,localstorage第二个实战教程会重点演示相关功能。localstorage还提供了一个storage事件,在存储的值改变后触发。
目前浏览器都带有很好的开发者调试功能,下面分别是chrome和firefox的调试工具查看localstorage:
demo页面
这里写了一个简单的demo页面,使用 localstorage和userdata 的例子,试着在demo页面的文本框中编辑内容,不要点击发布按钮,关闭或刷新(强制刷新ctrl+f5)会保存你编辑好的内容,它会始终有效,除非您点击发布按钮删除掉存储的内容。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被数据发送到服务器。
demo页面:http://www.css88.com/demo/localstorage/
声明: 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授权 | web前端开发
转载请注明转自《javascript本地存储实践(html5的localstorage和ie的userdata)》
======================================================
在最后,我邀请大家参加新浪APP,就是新浪免费送大家的一个空间,支持PHP+MySql,免费二级域名,免费域名绑定 这个是我邀请的地址,您通过这个链接注册即为我的好友,并获赠云豆500个,价值5元哦!短网址是http://t.cn/SXOiLh我创建的小站每天访客已经达到2000+了,每天挂广告赚50+元哦,呵呵,饭钱不愁了,\(^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