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文源代码点此下载
======================================================
通过结合使用responsetext和innerhtml,
服务器就能“生产”或生成html内容,
由浏览器使用innerhtml属性来“消费”或处理。
下面的例子展示了一个搜索功能,
这是使用xmlhttprequest对象、其responsetext属性和html元素的innerhtml属性实现的。
点击search(搜索)按钮将在服务器上启动“搜索”,服务器将生成一个结果表作为响应。
浏览器处理响应时将div元素的innerhtml属性设置为xmlhttprequest对象的response-text属性值。
innerhtml.html
innerhtml.xml
activity namelocationtime
waterskiing
dock #1
9:00 am
volleyball
east court
2:00 pm
hiking
trail 3
3:30 pm
使用responsetext和innerhtml可以大大简化向页面增加动态内容的工作。遗憾的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前面已经提到,innerhtml属性不是html元素的标准属性,所以与标准兼容的浏览器不一定提供这个属性的实现。不过,当前大多数浏览器都支持innerhtml属性。可笑的是,ie是率先使用innerhtml的浏览器,但它的innerhtml实现反而最受限制。如今许多浏览器都将innerhtml属性作为所有html元素的读/写属性。与此不同,ie则有所限制,在表和表行之类的html元素上innerhtml属性仅仅是只读属性,从一定程度上讲,这就限制了它的用途。
======================================================
在最后,我邀请大家参加新浪APP,就是新浪免费送大家的一个空间,支持PHP+MySql,免费二级域名,免费域名绑定 这个是我邀请的地址,您通过这个链接注册即为我的好友,并获赠云豆500个,价值5元哦!短网址是http://t.cn/SXOiLh我创建的小站每天访客已经达到2000+了,每天挂广告赚50+元哦,呵呵,饭钱不愁了,\(^o^)/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XMLHttpRequest对象的responsetext属性与HTML元素的innerhtml属性实现页面内容的动态更新。通过一个搜索功能示例展示了服务器端生成HTML内容并由浏览器解析显示的过程。
112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