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拿到一个查询请求后,会先到查询缓存看看,之前是不是执行过这条语句。之前执行过的语句及其结果可能会以 key-value 对的形式,被直接缓存在内存中。key 是查询 的语句,value 是查询的结果。如果你的查询能够直接在这个缓存中找到 key,那么这个 value 就会被直接返回给客户端。 如果语句不在查询缓存中,就会继续后面的执行阶段。执行完成后,执行结果会被存入查
询缓存中。你可以看到,如果查询命中缓存,MySQL 不需要执行后面的复杂操作,就可 以直接返回结果,这个效率会很高。
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会建议你不要使用查询缓存,为什么呢?因为查询缓存往往弊大于 利。
查询缓存的失效非常频繁,只要有对一个表的更新,这个表上所有的查询缓存都会被清 空。因此很可能你费劲地把结果存起来,还没使用呢,就被一个更新全清空了。对于更新压力大的数据库来说,查询缓存的命中率会非常低。除非你的业务就是有一张静态表,很长时间才会更新一次。比如,一个系统配置表,那这张表上的查询才适合使用查询缓存。
MySQL在接收到查询请求时,会首先检查查询缓存中是否已有相同查询语句及其结果,若命中则直接返回结果,提高查询效率。然而,由于查询缓存的频繁失效和低命中率,尤其在更新频繁的场景下,其实际效用有限,适用于长时间不更新的静态表查询。
436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