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先来段会动的代码热热身!
老铁们看好了(睁大眼睛),咱们直接上硬菜!打开你的Python解释器(不会装的先去面壁5分钟),输入下面这段魔法:
print("=" * 20)
print("| 欢迎来到Python世界 |")
print("=" * 20)
print("\n你看这个面它又长又宽~(自动BGM)")
运行效果是不是像在玩文字游戏?这就是Python的print函数(打印界的扛把子),那个*号可不是乘法的意思哦,这里表示重复字符串(划重点!)。这种直观的语法就是Python最大的魅力!
二、变量与数据类型(比Excel还简单)
1. 变量的正确打开方式
Python里声明变量就像给东西贴标签(不用纠结int还是float):
age = 18 # 整数
price = 9.9 # 浮点数
name = "派大星" # 字符串
is_cool = True # 布尔值(注意首字母大写!)
突然想改类型?直接换值就行(这就是动态类型语言的任性):
age = "十八岁" # 从数字秒变字符串
2. 命名的三大天条(敲黑板!)
- 禁止用
if/for等关键字(会挨打的) - 数字不能打头(比如
2pac这种名字不行) - 推荐蛇形命名法(如
user_name)
三、流程控制(让代码活起来)
1. if语句全家桶
来看个实际场景——BMI计算器:
height = 1.75
weight = 68
bmi = weight / (height ** 2)
if bmi < 18.5:
print("多吃点汉堡!")
elif 18.5 <= bmi < 24:
print("身材管理大师!")
else:
print("该和刘畊宏跳操了!")
注意缩进!Python是靠缩进来区分代码块的(建议用4个空格,别用Tab键搞事情)
2. 循环的两种姿势
while循环(适合不确定次数的情况):
count = 0
while count < 5:
print(f"这是第{count+1}遍我爱你") # f-string超好用!
count += 1
for循环(遍历小能手):
# 打印九九乘法表(装逼必备)
for i in range(1, 10):
for j in range(1, i+1):
print(f"{j}x{i}={i*j}", end="\t")
print()
四、函数:代码复用的秘密武器
1. 基础函数模板
def 打招呼(名字, 次数=1): # 默认参数超实用
"""
(这是文档字符串,说明函数用途)
给指定的人打招呼
"""
for _ in range(次数):
print(f"你好呀,{名字}!")
return f"已向{名字}打了{次数}次招呼"
调用示例:
结果 = 打招呼("海绵宝宝", 3)
print(结果) # 会输出返回值
2. Lambda表达式(装逼必备)
平方 = lambda x: x ** 2
print(平方(5)) # 输出25
五、数据结构四天王
1. 列表(万能收纳盒)
购物车 = ["手机", "耳机", "充电宝"]
购物车.append("钢化膜") # 加料
购物车[1] = "蓝牙耳机" # 修改
print(购物车[-1]) # 倒数第一个元素
2. 字典(键值对之王)
学生信息 = {
"姓名": "王小二",
"年龄": 18,
"成绩": [90, 85, 88]
}
print(学生信息.get("性别", "未知")) # 安全获取方式
学生信息["爱好"] = "打游戏" # 新增键值对
六、异常处理(防崩溃神器)
try:
age = int(input("请输入年龄:"))
except ValueError:
print("您输入的不是数字!")
else:
print(f"您明年的年龄是{age+1}")
finally:
print("---信息采集完成---")
七、模块使用(开挂的正确姿势)
导入方式大比拼:
import math # 标准导入
from random import randint # 精准导入
import numpy as np # 别名大法
print(math.sqrt(9)) # 3.0
print(randint(1,100)) # 随机数
print(np.array([1,2,3])) # 使用别名
八、新手避坑指南(血泪经验)
- 缩进错误是万恶之源(报IndentationError时先检查缩进)
- 字符串拼接要用f-string(比+号拼接高效多了)
- 循环中不要修改正在遍历的列表(会导致诡异bug)
- 遇到不懂的函数就用help()(比如help(print))
- 多使用类型注解(Python3.5+特性):
def 加法(a: int, b: int) -> int:
return a + b
九、学习路线图(少走弯路!)
- 基础语法 → 2. 常用内置模块 → 3. 文件操作 → 4. 面向对象 → 5. 第三方库 → 6. 项目实战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Python就像乐高积木,刚开始可能只会堆方块,玩着玩着就能造出霍格沃茨城堡了!建议收藏本文,遇到问题就回来翻翻(别问我怎么知道的)~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